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讲话系列第17期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怀珠在全市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2019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二、准确把握当前全市“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主攻方向

  (二)推进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是当前“三农”工作长期面临的基本形势

  (四)补齐“三农”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高度聚焦的硬任务

三、全力抓好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一)坚持“一条主线”

  (二)做到“两个确保”

  (三)打赢“三场硬仗”

  (四)做好“六个加强”

  (五)狠抓“五项提升”

四、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

  (一)落实责任

  (二)统筹协调

  (三)解放思想

  (四)因地制宜

  (五)突出重点

立足乡村振兴 勇打攻坚硬仗 奋力推进陕西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

在全市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李怀珠

2020327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一号文件、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刚才生前、叶锋、李剑三位同志就当前重点工作作了专项安排,现在我就推进全面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19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打基础、补短板、强产业、创品牌、促融合,统筹“三农”改革发展,较好地完成了省上、市委和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还有10多项工作获得“国家号”奖励,应该说过去一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全国有亮点、在全省有位置,取得成绩显著。

这一年,我们坚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产能,粮食总产再创佳绩。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做精特色产业,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广高产集成技术,全年粮食播种1090.9万亩,总产265.5万吨,蝉联全省粮食产量第一。

这一年,我们坚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4X”工程,全力打造山地苹果、设施蔬菜、马铃薯、羊子四个“百亿级产业”,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生猪等特色种养业。全市苹果面积突破100万亩,总产近100万吨,总产值36亿元,双百万目标基本实现;设施蔬菜12.6万亩,总产45.8万吨;马铃薯300万亩,总产鲜薯360万吨;羊子饲养量888.3万只,总产值56.7亿元。四大产业总产值还在百亿目标的半数上下,距离实现百亿目标还任重道远。小杂粮308万亩,总产量40万吨;中药材30万亩,总产3万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走向完备。

这一年,我们持续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先进典型不断亮相全国。

定边县乳品实业成功递补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市第四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特色种植,轮作养地,托管服务”发展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推介的26个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横山区职业农民曹磊荣获农业部授予的“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同时,建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

这一年,我们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2679个行政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占行政村总数的82.5%249.9万农民获得集体资产股权或份额,1834个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679个村集体实现分红,分红总额1.68亿元,平均每村分红24.7万元。持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开展村集体组织土地托管试点3000亩以上。农村产改的“榆阳模式”成为全国首批推广的20个产改先进典型之一。

这一年,我们持续加强科研推广,科技成果丰硕喜人。全年累计引进新品种226个,开展32个项目85个课题的研究,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出版专著2部。市农科院选育的榆谷抗1品系在全国第十三届优质食用粟米鉴评会上获评“一级优质米”。在农业农村部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授奖项目中,我市3项目获成果奖三等奖,1人获贡献奖,1个参与项目获合作奖。在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上,定边县干旱高寒地区节水生态厕所应用推广获应用推广项目三等奖。

这一年,我们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品牌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率先在全省开展标准综合体一体化集成应用推广,制订了山地苹果、马铃薯等6个绿色农产品标准综合体。在全省率先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信用监管全覆盖工程, 1859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管理。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为99.7%,为历史最好水平。全力打造“榆林尚农”区域公用品牌,1+1+N品牌营销体系基本建成。在北京举办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上,“榆林尚农”区域公共品牌入围全国百强候选。市农业农村局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业务技术优秀工作机构,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农业农村部门。同时,我们全面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获评全国农业综合执法第一批示范窗口,是我省地市中唯一入选的农业执法支队。

这一年,我们坚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开展产业提升、产业示范、主体带动、村集体经济增值、产销对接和科技扶贫六大行动,巩固提升了7.6万户21.7万贫困人口的产业基础。在产业扶贫的支撑下,佳县、清涧、子洲3个贫困县实现摘帽和134个贫困村顺利退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覆盖155个乡镇,280个示范村和24个标杆村,共安排项目3185个,累计完成投入17.3亿元,占总计划的62.7%,做到了“县有标杆、镇有示范”。人居环境整治覆盖全市三分之二的村庄,全市所有建制村开展村庄清洁“净美榆林”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85.9%,新建改建卫生厕所4.5万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2万座。

此外,这一年,我们结合工作实际,以“智慧党建”为平台,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效激发全系统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这一年,我们全面实行领导干部包抓联系责任制,全系统数百名干部深入基层,着力打造一支“一懂两爱”的干部队伍。一年来,我们有序推进机构改革,优化职能,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进步。

总的来说,2019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的结果,也是全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向关心支持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各方面表示衷心感谢,向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致以亲切问候!

二、准确把握当前全市“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主攻方向。市委戴征社书记指出: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榆林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而“三农”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农业农村发展质量。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科教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取得了明显成绩。小康之年,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只有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提升了,老百姓的粮囤子、肉摊子、菜篮子才能持续丰盈,不仅量够,而且质优;只有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提升了,人们才能在蓝天绿水净土的美好家园里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只有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提升了,农民的钱袋子才能更鼓,获得感才能更足。今年抗击新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农业农村提供了安全保障,更加说明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压舱石”作用。

(二)推进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既是增强产业竞争活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推动转型升级,一是筑牢农业发展基础需要转型升级。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更需要全面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重点要加强农业科研推广、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安全监管、重大病虫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以及农村综合治理等六大体系建设,今年的事业单位改革,我们坚持一个单位全产业链抓一项产业,就是为了给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需要转型升级。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乡村产业振兴主力军,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要在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建立利益联结纽带上拓思路、提质量。三是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需要转型升级。只有加快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全面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是当前“三农”工作长期面临的基本形势。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呈现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基本态势。从挑战看,一是全市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比较薄弱,特别是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今年疫情影响,我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受到较大影响,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新产业,积极探索增收的新路径。三是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市农产品供给大路货比较多,产业扶贫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四是自然灾害发生率较高。禽流感、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灾害近年来发生频繁,对种植业、畜牧业的影响很大,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压力还比较大。从机遇看,一是中省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李春临市长在市委四届八次全会上指出要“全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明确了相当一段时间内榆林农业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利好政策效应将会随之持续加快释放;二是我市农村经济实力稳步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增强,农业基础越来越坚实;三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我市的农业种质资源丰富多样,特色明显,将会随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而显现优势,农业农村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广阔;四是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全市有四分之一的行政村集体经济“

破零”壮大,农村改革成果逐渐转化为发展效益,“三农”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劲。

(四)补齐“三农”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高度聚焦的硬任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补“三农”短板,要科学评估、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我市而言,“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差、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三方面。各县市区要认真梳理,找准“三农”短板中的短板、大项中的细项,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企盼解决的问题,全力攻坚,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不折不扣完成中央部署的补“三农”短板硬任务,这对榆林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三、全力抓好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我市农业农村“两区一基地”建设目标,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榆林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的任务指标和具体部署已经通过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要点印发给大家,请各县市区、各单位抓好贯彻落实。现在我就做好今年的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坚持“一条主线”,做到“两个确保”,打赢“三场硬仗”,做好“六个加强”,狠抓“五项提升”。

(一)坚持“一条主线”

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乡村振兴这条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全面统筹推进,凝聚发展合力。

(二)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务必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重点是要切实确保粮果菜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抓粮囤子建设,按照“稳粮增薯强种”

的思路,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建设以良种为基础、以机械化为载体、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以高质高效技术为模式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092万亩,总产达到262万吨,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抓果盘子建设,抓住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发展以优质山地苹果为主的果品基地10万亩,创建“万亩亿元”、果机结合、果畜结合等各类生产示范园2万亩。抓菜篮子建设,以一线两岸(长城沿线特色瓜菜和无定河两岸设施蔬菜)为重点,建设设施蔬菜13万亩,以榆阳设施果蔬、靖边胡萝卜、定边辣椒为重点,打造3个大漠蔬菜产业示范区,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最新讲话系列第17期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怀珠在全市农业农村局长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