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求真求实
1.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员教育等工作
2.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3.开展“党建+”系列亮点主题党日活动
(二)倾力倾为
1.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2.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参保工作
3.帮扶与救助结合
4.尽心尽力排忧解难
(三)稳扎稳打
1.稳基础、激活力
2.保生态、强安全
3.抓项目、重扶持
(四)尽善尽美
1.保护好林业河流资源
2.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3.坚持严的基调
4.常抓不懈整治环境
(五)从严从实
1.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
2.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3.加强应急力量建设
4.助力农村住房质量提升
5.用心用情化解信访矛盾纠纷
6.禁毒反诈促和谐社会
(六)共治共建
1.推进网格化管理
2.坚持标本兼治
3.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4.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七)同心同向
1.强化政治引领
2.深入调查研究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兴旺方面
(二)生态宜居方面
(三)基层社会治理方面
(四)自身建设方面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基层导向
(二)突出产业兴镇
(三)突出镇村一体
(四)突出民生优先
(五)突出自身建设
XX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XX镇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贯彻“十四五”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求真求实,基层党建焕发活力
1.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党员教育等工作。2022年发展党员30名,均为农村党员,全年收缴党费106366元,建立镇村级干部后备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48人。
2.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发放纪念章19块,切实增强全镇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
3.开展“党建+”系列亮点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各村持续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我是党员我先行”、“党建引领培根铸魂,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党建+”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和平台,丰富党组织生活。
(二)倾力倾为,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1.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今年全镇共有3358户5387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2022年新纳入低保376户667人,特困分散供养101人,特困集中供养16人,1131人享受高龄津贴,临时救助52人次,救助金额共计122936元,为80周岁高龄人员、65周岁五保户、60周岁二级残废的低保户等1197人,发放了价值500元的白面、莜面、米、蔬菜包等生活物资。上半年通过对全镇8492个常住户18506人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逐户监测收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情况,新纳入监测对象7户,下半年防返贫摸排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底完成数据采集录入和疑点数据清洗工作。享受“十个一批”政策人数499人,“雨露计划”帮扶在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5人,以春蕾女童为重点,开展结对帮学活动,并救助“两癌”母亲3名。落实医疗代缴服务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帮扶。以定期排查和农户申请认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危房改造动态核查,发现一户、认定一户、解决一户,保障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持续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和宣传工作,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民健康饮水安全意识。
2.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参保工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845人、参保率达76%,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为256人次报销金额共计48万元。一卡通服务站发放惠农补贴资金7153.6万元,申报国家奖扶44人、市级奖扶228人、半边户5人,领取独生子女证8户。
3.帮扶与救助结合,务求为残疾人服务再上新台阶。我镇共有持证残疾人1490人,正在办理残疾证人数144人,实现残疾人就业25人,开展残疾人农村技术培训,受训残疾人达60多人。享受居家托养补贴57户,兴办“阳光家园”集中托养残疾人12人,享受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245人,享受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人,累计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60多户,发放残疾人轮椅11辆,发放辅助器具30多套。
4.尽心尽力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优抚退役军人149人,慰问152人,帮扶困难退役军人6人,救助重病退役军人5名,办理优待证建档立卡571人,审核通过434人,已办结发放114人,发放光荣牌25张。
(三)稳扎稳打,产业振兴步履坚实
1.稳基础、激活力,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15个行政村,农田面积70756亩,目前已实施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面积17.64万亩,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种植培训扎实开展。今年针对20户农技推广示范户进行了科技种植培训,大范围推广种植新品种,推动新技术应用。三是种子问题有效处置。春耕期间,针对宏精269玉米种子出现发芽率低、死苗等情况,迅速在全镇范围摸排,积极协调农牧业局进行处置,与飞防队进行对接,及时喷洒营养液,极大程度上挽回种植户损失。四是秸秆离田积极推广。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协调动用机械,扎实开展秸秆离田回收再利用工作,开启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五是露地蔬菜种植全面铺开。露地蔬菜种植面积3050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同时对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约1986亩蔬菜申报种植补贴。
2.保生态、强安全,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一是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为重点进行安排部署,于今年4月、7月、11月按计划完成一免、二免、三免接种工作,并对非洲猪瘟进行日排查日上报,彻底消灭免疫死角,确保免疫密度。二是积极助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建设项目。优然牧业沙尔营1号、2号、3号三个万头奶牛养殖示范项目土地流转按时完成、三通一平工程有序推进,流转牧草种植面积500亩,为“养好牛、种好草、产好奶”促进奶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3.抓项目、重扶持,探索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径。一是申报乡村振兴项目。经我镇研究决定通过3项小型公益项目申报,上报XX村为2022年度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全面理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规范扶贫项目资产信息系统填报和实体台账,完成扶贫项目资产数据清洗。二是申报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申报刘王庄村、四间房村、张庄村、甲尔旦村、前一间房村农机服务联合建设项目;尔林岱村玉米大田种植2个项目。三是扶持特色产业厚积增收。古尔丹巴艾勒农业稻田蟹养殖、彩虹农场等蓬勃发展,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地;新圪太富国兴民合作社打造的五彩土默特特色产品贝贝南瓜,西瓜等走向产业化,尔林岱村“甜蜜香瓜事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
(四)尽善尽美,环境风貌舒适宜居
1.保护好林业河流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一是开展河道专项检查并做好日常巡查。对镇域内大黑河、什拉乌素河两条河流及沙南水库、牌楼板水库两座小型水库开展多次专项检查。对大黑河本滩桥西河道进行绿化,配合玉泉区对本滩桥东河道内开展美化绿化,同时对大黑河XX镇区域南河堤改扩建工程开展了实地测量。定期组织各河段长对辖区内河湖进行常态化巡查,排查发现河湖“五乱”问题并及时清理整改;利用高清摄像头对河道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迅速处理。二是开展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保护工作。配合林草局整改林草图斑,实地勘察取证282块。广泛宣传学习《呼和浩特市禁牧休牧条例》,举行主题宣传活动1次,开展主题培训1次,对全镇村级林长、招聘的6名护林员进行多次宣传培训。培训推广应用林长制app,林长、副林长、林长办工作人员通过二维码完成数据录入,进行巡护打卡。推选大一家、小一家、章盖营、大丹巴4个行政村为自治区级绿化美化先进典型村。
2.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适应环保发展要求。一是全面完成“三禁”工作任务。2022年1月1日至3月20日,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堆燃旺火、禁止燃放孔明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监管手段,出色完成了“三禁”工作。二是完成秸秆焚烧治理工作。与49个村签订了防火责任书,督促各村抓好防火工作,严格值班制度,确保防火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XX镇智慧平台、卫星定位、无人机拍照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监管,秸秆禁烧方面共处罚30余人,罚金1.8余万元。三是完成高污染禁燃区“煤改电”“煤改气”工程。2022年“煤改电”“煤改气”项目工程共涉及8个行政村,改造总任务数3596户,所有外围工程已全部完成,送气工作已达到95%以上,正在完成最后工作,帮助村民完成设备调试。
3.坚持严的基调,狠抓问题整改成效。一是加强环境保护综合监督管理。完成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信访案件29件核查工作和固废垃圾点垃圾清运工作,2022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信访案件15件,其中办结14件,阶段性办结1件。其中对瓦房院土场整改治理投资260余万元,动用机械车辆29辆,清理渣土8.9万余立方,铺设便道1000余米。二是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耕地行为。完成了大黑河流域XX辖区内高杆作物清理、黑沙图村占林违建、小丹巴村占耕违建拆除等工作,交国库罚没款75万余元。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及时制止违法占地行为8起,立案查处土地违法行为1起。加强卫片整改工作,旗国土局下发非农化、非粮化卫片881个、占耕224个,现已全部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时整改。加强宅基地审批,严格审核报批制度,坚持建设用地“三到场”,引导农户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多实用未利用地。
4.常抓不懈整治环境,不断提升人居环境面貌。一是整治农村环境。组织各村集中开展垃圾清理整治2次,清理垃圾约15000吨,开展沟渠整治2次,清理沟渠32公里,每周各村自行集中清理1次,共动用保洁员4400多人次,动用大小车辆2700多次。大力推进环境卫生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与河北人和环卫公司交接工作高效推进,我镇分格包片落实“六包责任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两清底、四见效”攻坚行动,配合第三方环卫公司签订保洁员264人、发放垃圾桶1466个,组织49个行政村清理积存垃圾约800吨。二是提升街巷面貌。分区域、分路段采用“定岗、定人、定时、定责”管理模式,每日进行巡查、检查,进一步加强了S103省道和茂盛街的乱停乱放整治力度,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0多份。三是推进户厕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开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2022年,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共发标2462户,两个中标公司积极组织施工队进场施工,截至12月10日已完工966户。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发现去年36户问题厕所,已责成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切实提高了群众对户厕改造工作满意度。四是违建墓地整改。2022年计划整治违建墓地1816座,其中硬化墓446座,土坟1370座,包含2022年全区高标准农田现场会观摩线路沿线范围内286座。目前土坟1370座全部整改完毕,硬化墓整改102座。
(五)从严从实,平安建设纵深推进
1.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全力以赴筑起安全屏障。一是构建起“6+1+3”疫情防控工作体系。结合我镇实际及时调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6大工作组,抽调55人成立1个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专班,实行无休制集中办公,成立3个疫情防控封控管理现场应急突击队,确保了疫情发生后我镇防控体系上下协同、高效运转。二是联防联控机制凸显成效。我镇及时修订完善了《XX镇人民政府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应急预案》,建立了各村五级包联责任体系,明确了各村、驻镇单位、企业、工地等“谁主管、谁负责”职责,设置18个核酸检测点位,培训核酸检测采样员、信息员335人,逐步实现自采队伍常态化、技术化、专业化,有力保障了疫情发生后在规定时间内规范有序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任务,确保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得到有效管控。三是全面推进疫苗接种“清零行动”。为尽快构筑全民免疫屏障,我镇分级包联、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重点围绕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开展“拉网式”入户摸排、提供上门式接种服务,确保做到“应接尽接”,目前我镇60岁以上人群全程疫苗接种率已达到87.14%。
2.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着力构建安全防范体系。对全镇的所有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20余次,对个别企业存在的问题,发放整改通知书并结合回头看方式进行后期检查,督促企业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全镇66家企业、4家加油站、小学及幼儿园、餐饮场所全部签订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定期上门检查、督导。49个行政村签订了49份安全生产责任状,加强了对各村的安全管理。利用“安全生产月”,通过举办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3.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交通运输保障综合监管治理。为抓基础环节、补短板弱项,加强事故源头管控,2022年公路养护安全隐患排查共上报整治路段10余段。二是坚决守牢防汛安全保障底线。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气象讯息,成立防汛小组,组织全镇干部开展防洪防汛抢险应急演练,组织10余次暴雨防汛救灾工作,排查23个风险点,统计排查73处危房,累积转移人员430人次,安排10余次应急车辆,装载机。根据镇党委政府防汛工作安排部署,镇领导包村、村“两委”24小时轮班定期巡查,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做好灾后恢复,向旗应急管理局汇报水毁路段2条,庄稼损毁450亩。
4.助力农村住房质量提升,保障群众居住安全。一是全面开展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镇经营性自建房759栋,已全部排查、录入系统,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1栋,已整改完毕。非经营性自建房10408栋,已排查、录入新系统6601栋,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非经营性自建房610户。同时配合第三方公司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实地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