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合力抓巩固、促提升
(二)着力抓生态、优环境
(三)竭力抓安全、保稳定
(四)倾力抓民生、暖民心
(五)全力抓文旅、促融合
(六)大力抓党建、提作风
二、问题和不足
三、2023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乡村振兴
(二)聚焦美化提升
(三)聚焦民生服务
(四)聚焦社会治理
(五)聚焦党的建设
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XX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推进“生态XX、文化XX、开放XX、幸福XX”,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狠抓社会稳定安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顺利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合力抓巩固、促提升,全面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核心目标,统筹各方力量、协同扎实推进“防返贫监测”这一底线工作。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促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稳定增收。一是抓实防返贫监测工作。严格执行省、州、县关于防返贫监测的政策,全年总共开展了4次全覆盖的回头看、大摸排、大整改行动,聚焦“五种情形”、关注“九类人群”,应退尽退,防止监测错误,应纳尽纳,避免“体外循环”。共计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3户、177人。二是推动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增长极。全面抓好重点项目的落地投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旅游开发三条主线,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八公山景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老家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创造民生工程新福祉,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全面提升生活环境。三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XX镇有两种主打特色产业,分别是黄金茶11000亩和猕猴桃7631亩,其他特色产业有雪茶700亩,烟叶3000亩等,罗汉果、吊瓜、苦荞、白芨、生姜、辣椒等产业均有发展。实施“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农旅结合式发展,把优势资源转变为优势产业,建好青山不负“金山”,让绿色青山做农民的“绿色银行”。
(二)着力抓生态、优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有效推进。XX镇美丽乡村建设着重在“巩固提高,全面提升”上下功夫,狠抓落实。以实现“五化四清”为目标,深入开展“清洁有序”大行动,制定《 2022XX镇建设美丽湘西工作实施方案》,使整治专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湘西州2022年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XX镇、雄龙村顺利召开,获得参加人员的点赞。美丽乡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加大整治力度,创建最美集镇。对摊位侵占道路进行整治,对乱堆乱放、出店经营、乱搭乱建的门面责令整改。组织人员清理乱张贴以及牛皮癣50余次若干处,规范摊位10余个,清除道路两边乱搭乱建、生活垃圾以及卫生死角上百处之多。累计整治商铺跨门占道、出店经营130余次,清理流动摊点500余人次。清理废旧不用荒地,作为为摊贩集中售卖点。二是推进“厕所革命”。我镇重点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建设,截至日前,已完成农村户厕建设547座,“厕所革命”初见成效,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根据补贴方案,对进行户厕改造的村民每户补贴1500元,减轻村民负担。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村村响”广播、上门讲解等形式大力宣传厕改的重要意义,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并且组织专人到廖家桥镇“首厕过关制”培训示范点参观学习,充分总结经验,以便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户厕改造和公厕建设。三是深入推进最美乡村创建。以凉灯村、早岗村、雄龙为示范点进行村庄环境卫生大整治,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年内,在全镇16个村(社区)开展创建“最美农家”活动,其中凉灯村、早岗村、雄龙村新创建185户。并以家庭为单位评选出75户“最美农家”推选上报。四是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开展专题会议研究垃圾的收集、清运、掩埋以及消杀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环境卫生问题。下发了《XX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全镇配备98名保洁员,分片包区做好街道和路面保洁工作,改善优化村居环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三)竭力抓安全、保稳定,社会发展大局更加平稳有序。XX镇将安全稳定工作做到细而又细、实而又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一是安全生产工作。抓落实,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印发了《XX镇人民政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制,领导带队检查制度,各企业、各村、居委会结合实际也相应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安全防火责任书》、《XX镇旅游景点安全责任书》,确定安全生产重点单位等,目标到户,责任到人,层层分解指标,逐级抓好落实,最终落实到村到户,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管理网络。配强配齐,加强安全生产队伍建设。镇属16个村、社区共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督信息管理人员16名,政府组建了一支30人组成的消防灭火应急分队,16个村组建了16个30人组成的消防灭火应急志愿者。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发放各种宣传单18000多份。二是平安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打击整治,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全面组织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对“镇区、校区、景区、重点工程区”为重点的治安环境专项整治,预防在先,打击在后。全力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领域矛盾风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诉源治理、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调处”专项行动,2022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6件,调解成功75件,调解成功率98.6%,其中村委会调解56件,镇调解20件。加强法治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和法治乡村建设。强力实施“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苗歌、录像等视频形式宣传,共张贴标语160张,宣传资料3000多份,展板10多块,出动宣传车30台次,散发法制书刊800多本;举办普法教育班。到中小学上法制课4课时,同时各村都按照要求开展了普法培训活动,受教群众4000余人次。突出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力实施治理效能提升行动。抓好落实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进“十大”建设,打造治理效能提升行动高标准县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以总兵营社区、雄龙村、古塘村作为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及治理效能提升试点村,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整合。三是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在放开之前,做好人员摸底排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印发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册千余份,利用户外LED电子屏、横幅、微信群、村村响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做好森林防火、未成年人保护等安全工作。
(四)倾力抓民生、暖民心,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贯彻落实农村低保、五保制度,严格发放低保补助金。重视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把低保、五保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将低保、五保制度的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全镇低保户366户931人,其中兜底户81户166人,动态调整53户102人,保障补助标准一档385元/月/人,二档265元/月/人,三档205元/月/人,11月起低保保障金按补差进行救助。五保户68户77人(分散供养58户66人,集中供养有10户11人),补助标准500元/月/人,五保户护理费分别为155元/月/人、258元//人、517元/月/人,社会保障金额都按月按季度及时发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