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篇布局
(二)谋实笃行
(三)谋远革新
(四)谋细善作
二、2022年存在问题和2023形势预判
三、工作计划
一、2022年度亮点成绩
(一)深化政银合作
(二)首推企业“上门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三)优化5G视频远程联办模式
(四)全市首批试点政务服务“全市域通办”
(五)“一网通办”稳步推进
(六)智能审批取得实效
(七)推进公共数据资产凭证应用试点
(八)建成智慧集成满足全周期管理的XX-民意速办平台
二、2023年重点工作
(一)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
(二)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三)继续开展民意调研
一、获奖情况
(一)“数字赋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获“2022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区经济大奖”
(二)“民意速办”项目荣获2022年XX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暨第十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XX选拔赛服务群众组二等奖并入围省赛复赛
二、创新举措
(一)深化政银合作
(二)首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企业“上门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三)全市首批试点政务服务“全市域通办”
(四)在全国率先研发智能分拨平台
(五)在全市首网推政府西语站
XX市XX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区政数局聚焦数字化发展新趋势,激活数据要素新潜能,依托XX区数字化转型第一阶段项目,构筑统一数字基础底座,全面深化实施政务服务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统筹推进城区“智脑、智眼、智网、智体”的“四智融合”建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标准、高品质打造政务服务新标杆,高起点、高站位谋划推动民意速办改革,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出应有作用,主要工作如下:
(一)谋篇布局,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启动并完成了《XX区首席数据官管理办法》,编制完成《XX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区(2022-2024年)实施方案》。全面纵深推进XX“数字政府”建设,出台实施《XX区“智能城市”工作方案》、《XX区推进“一网统管”三年行动计划》、《XX区推进BIM/CIM技术应用工作方案》、《XX区数字化转型第一阶段项目管理办法》,在全区统一的数字化底座基础上,建设满足各自应用需求的智能化深度应用。
二是夯实数字底座。完成XX区“一屏统览”平台的部署,初步建成福镜·CIM平台,构建统一数字基础底座,汇聚全区2万余栋建筑倾斜摄影建模、103类50万城市部件模型、200万白名单人口数据、2万路视频数据、全区水务管网数据、三大新引擎重点BIM等数据,形成以人、事、物、全域感知、视频监控等不同场景的专题库,为全面提升XX区城市空间底板的精细度与覆盖率,夯实基础平台对各类应用的服务支撑能力;依托XX区数字化转型项目,完成了疫情防控、民生诉求、经济运行、应急管理等10余项应用专题建设。着力打造“智脑”“智眼”“智网”“智体”“四智融合”的智能城市样板首善典范。探索“智脑”数据治理研究,推进视频AI智能应用平台建设,接入智能烟感、消防栓压力传感器等各类感知设备27万余个,开展iXX平台底座技术架构的重构,汇聚了XX区各委办局政务、公共服务,
三是支撑疫情防控。建成启用XX区“惊蛰”智能疫情防控处置系统。打通区疫情防控调度、疫苗核酸、电子哨兵、白名单、iXX等应用系统,汇聚回流涉疫数据超3.4亿条,实现流调追踪“智能提速”90%以上,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形成核心报告,通过站内信、短信、粤政易、智能外呼、iXX等渠道触达,搭配XX区疫情处置组织架构,建立“一键启动、万箭齐发”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强化白名单动态更新机制,督促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电子哨兵“一机一档”信息、场所码“一码一档”信息、核酸检测点“一点一档”信息,通过电子哨兵、场所码打卡数据、核酸检测点检测记录数据,动态感知白名单人员活动轨迹,实现无感采集,AI辅助动态更新。
(二)谋实笃行,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便民利企
一是审批服务更加智能。2022年以来,通过“智能审批”办理的业务量近3万件,形成“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体系,全区851项政务服务事项(除使用省、市垂直系统的事项)100%实现网上办。2022年网上办业务量约17万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高达99.8%;2022年度已完成100个无感申办事项开发,累计开发无感申办事项273个,开发数量排名暂列全市第一。
二是跨域通办更加便利。持续聚焦群众企业异地办事高频事项,在广东政务网打造集国家、省、市、区一体的跨省通办XX专区,实现与山东、湖北、四川等11省30个地区跨域通办,累计上线154个全国高频通办事项、244个省级高频通办事项、2053个市级跨省通办事项。XX区、街道、社区综合性行政服务大厅100%均已开通“全市域通办”,辖区105个通办大厅数位居全市前列,可办理全市域通办事项6040项、全区通办事项800项。2022年成功受理各类通办业务约10万件,累计受理通办业务约22.3万件,其中“全市域通办”业务量4000件,排名全市首列。
三是深化信用审批改革。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全市首个信用审批示范大厅,设立信用审批服务专窗,应用“信用+秒批”、“信用+容缺受理”、“信用+告知承诺”三种方式,将信用信息应用到审批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以信用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信用审批业务系统运行至今已推出486项信用审批事项,实现减材料3万余份,减时限11万余天,减环节3万余个。
(三)谋远革新,着力推进数据汇聚和共享交换
一是做好区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区数据共享目录现收录67个区级单位,共2137个数据项,总计10.37亿条原始业务数据;构建人口、法人、房屋基础数据模型,完成模型数据加载和更新,并按照块数据模式,建立了块数据主题库,清洗进格入块了14个部门的1145万条数据,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推进XX区基本公共服务数据库建设。完成XX区基本公共服务数据库项目建设,为XX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验收提供支撑。同时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数据汇聚、共享及应用,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协助区各单位在市政务电子证照系统做好电子证照纳入、开通等工作。
三是严守网络安全防护责任田。完成“粤盾-2022”“深蓝-2022”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防守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2次钓鱼邮件演练,联合区教育局开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应急演练,与区委网信办联合开展“福网-2022”攻防演练。
(四)谋细善作,助推全域精细化治理
一是加强网格基础信息核采。做好全区居住场所人口数据的采集、更新、核实和上报工作,推动建立齐全、精准、鲜活的居住场所人口白名单。全区十个街道92个社区共划分1646个工作网格;登记居住人口194.6万人,登记建筑物2.1万栋/处,房屋83.9万套/间;登记法人12.1万家。形成《XX区社区网格管理体制及机制运行课题调研报告》和《XX区社区网格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建议专报》,推动全区尽快形成统一规范、处置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格局。
二是全面推广使用XX区民意速办平台。在原有的城区治理平台基础上,升级建成民意速办“一网统管”,经过不断优化辖区民意办理体制机制和平台,汇聚超18个诉求来源渠道,汇聚分拨工单超15万,显著提升民意快速办理能力和水平,率先在全省实现24小时民意智能分拨率和分拨准确率均超91%,全面推行“10-30-24”工单速应机制,并及时出台《关于执行“10-30-24”机制的工单处置指引》;强化诉求督办,采取群通知、电话督办、函件督办、协调会等多种方式,积极有效开展催促督办工作。;跟进督促《民情日报》选登案例办结632件;抄清区委书记在《XX区民意速办平台书记在线、书记信箱工单》的批示并督促跟进案例办结441件;通过每月的数据综述等材料,深度剖析民情民意,精准掌握调度民声态势,以点带面推动民意速办,从捕捉群众诉求“弱信号”中获取“强信息”。截至10月10日,印发《民情日报》110期,梳理整合形成《XX区民意速办平台书记在线、书记信箱工单》列表55期,推进早发现早解决苗头性问题。
三是主动调研及时回应民生关切。进一步加强党群、政民互动,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每周定期2次联合团区委义工联、社区党委深入基层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