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
(二)注重严实导向
(三)坚持综合施策
(四)坚持系统治理
(五)坚持源头防控
(六)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屏障作用
(七)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九)宣传信息工作有声有色
二、存在问题
(一)生态环境形势仍较严峻
(二)环境管理水平和能力建设还需提升
三、2023年工作计划
XX市XX区生态环境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XX市XX区生态环境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市局党组和XX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高位推动,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工作机制。在健全以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区直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XX市XX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规则》,组织设立11个领域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充分研判我区生态优势,深挖区域特色,在全市率先启动国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前期调研工作;以省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二)注重严实导向,有力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涉及我区14个(均为共性问题),其中应于2022年底前完成的11个问题已于10月底前全部办结,剩余3个问题(1个为长期坚持任务)正按序时进度推进。2022年省第三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共计交办信访件29件(其中共性问题2件),截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区级初验28件(其中已通过市级验收26件)。此轮省生态环保督察初步反馈意见涉及我区个性问题8个,均已制定上报整改方案并有序推进整改。2022年第二季度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1个(永峰矿业尾砂问题),正按整改方案加快推进。
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2018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2019年省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及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均已完成整改并完成验收销号(2021年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中央、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我区均无)。
(三)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强化重点企业帮扶指导,明确重点涉气企业名录,细化“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清单,督促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指导企业开展绩效分级申报,积极推动企业落实技改措施,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目前排查辖区重点涉气企业62家,组织申报B级企业7家。强化部门协同实施专项整治,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职责,实行联合执法,实施重点区域环境整治,配合开展重点区域车辆限行治理和雷马路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截至10月底,开展“零点行动”和综合执法50余次,检查各类涉气污染源286家次。强化大气高值点位排查溯源,依托大气网格化监管平台,充分运用无人机等科技监管手段,常态化巡查摸排大气高值点位,精准处理大气污染问题。今年以来开展非现场巡查8次,累计发现并处置20余起大气污染事件。强化重点时段秸秆禁烧管控,制定实施《2022年XX区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突出夏、秋重点时段包保值守,启用无人机开展巡查,确保火点及时发现处置。督促属地完成秸秆堆场属地排查清理,切实消除焚烧隐患。今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面临的严峻形势现已得到充分改善,各项空气质量指标呈向好态势,截至10月31日,PM2.5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有望完成省下达47.4微克/立方米的考核目标;优良天数比例为73.6%,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四)坚持系统治理,着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压实“河湖长”职责。压实区、镇、村三级河(湖)长职责,结合河湖“清四乱”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充分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定期开展河道巡查。今年以来共计出动人员120余人次,车辆80余辆次,累计发现并整治问题49个。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开展濉河、沱河全流域(各支沟)监测溯源工作,建立“一口一档”动态名单,督促排污口设置单位进行定期监测和超标治理。持续推进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资4400余万元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现已完成工程进度60%。依托七彩和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景观提升项目,完善宋疃镇政府周边污水管网建设,完成省政府下达宋疃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站提质增效任务。加快推进重点河流系统治理。投资2115.5万元于2022年4月完成濉符大沟河道整治,投资1.2亿元实施新北沱河流域13条支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修复项目”,预计今年底前结束施工。完成濉河符离闸断面达标方案编制,与周边县区建立完善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力求完成水质考核目标任务。
(五)坚持源头防控,持续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对辖区重点建设用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完成2处“一住两公”地块土壤环境调查备案。目前我区农用地暂无污染点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情况较好,工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污染地块相对较少,对辖区内原长源焦化厂污染地块(已由市政府于2021年牵头稳控治理)现正配合做好日常监管。
(六)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执法屏障作用。强化培训学习提升监管水平,高度重视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环保法律法规专题学习,积极参加春训、执法大练兵及省厅执法月考等执法能力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水平。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现场执法讲解、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自觉遵法守法,指导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规范法治审核,开展“环保管家”监管模式,引入第三方检测公司,常态开展无人机等非现场执法方式,有效提升依法、科学治污水平。用心用情促进环境信访问题解决,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完善环境信访闭环管理机制。实行有奖举报制度,接诉即办、现场督办,每月针对重点投诉开展“领导带案下访”,有效推动解决了一批信访难点问题。截至10月底,共计受理生态环境信访问题78件,已办结77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