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谋划汇编(3篇)VIP免费

提纲:

1.

2.市卫生健康委2023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7

3.镇人民政府2023重点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29

一、2023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实施居民用户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程

  (二)窨井设施更换改造工作

  (三)城市路网建设工作

1、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中心城区包括书院路(紫荆路-华夏路)长1000米

2、西部新城月季变强电排管已完工

3、积极协调及整改区委督查室、12345热线、大气污染检查督导工作

  (四)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工作

  (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六)安置房建设项目

  (七)清洁取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八)认真谋划、积极申请上报上级资金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作

1、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对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常态化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2、联系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大对液化气站的管理

  (二)城市路网建设工作

  (三)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工作

  (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五)安置房建设项目

  (六)清洁取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一、主要工作亮点和成效

  (一)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工作开展情况

1.在学先进方面

2.在补短板方面

3.在树品牌方面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2.推进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建设

3.“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成效显著

4.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5.实施“一县一策”创新清单

6.便民惠民服务更加高效

7.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

8.XX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能力提升

  (二)巩固深化改革

  (三)坚持预防为主

  (四)传承中医文化

  (五)突出重点人群

  (六)落实配套政策

  (七)双招双引取得成效

  (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九)主题教育工作扎实开展

  (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三、存在短板和不足

四、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

  (一)加强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

  (二)加大项目谋划力度

  (三)持续推进健康XX建设

  (四)持续推进综合医改

  (五)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

  (六)全面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

  (七)持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八)全面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

  (九)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十)统筹抓好重点人群健康工作

一、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二、高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三、坚守绿色环保底线

四、聚焦民生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五、全面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六、深入推进乡村党建

一、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三、做实乡风文明培育工作

四、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五、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

六、防范化解信访隐患


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谋划汇编(3篇)


目录


1.

区市政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谋划 2

2.市卫生健康委2023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 7

3.镇人民政府2023重点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29



区市政建设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谋划


2023年,区市政建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制定的“1234N”总体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现将2023年度工作情况及2024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实施居民用户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程

2023年,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作市定目标任务为XX户,目前已完成全部加装任务。自今年开展燃气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以来,我区共出动人员 1629人次,对全区6个办事处和13个乡镇进行了全面排查。共下达整改通知书 627份,停业整顿9家,检查场所 4299处,发现隐患 XX处,已整改隐患 XX处,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窨井设施更换改造工作

2023年,市分配XX区整治窨井盖目标任务为500个,目前XX区累计完成整治提升各类病害窨井盖511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同时完成了安装智慧化窨井盖200个,补安装防坠网1000个,累计出动队伍12个,工人约350人,全年合计完成投资概算约XX万元。

(三)城市路网建设工作

1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中心城区包括书院路(紫荆路-华夏路)长1000米,华升路(华夏路-文庙路)长480米、育红路(神火大道-银河路)长4303处市政道路建设,三条道路总投资约XX万元,目前书院路、华升路、书院路三条市政道路已建成通车。

2、西部新城月季变强电排管已完工;珠江路香君变强电排管项目2标、3标已完工;张巡路、文庙路强电排管已完工。

3、积极协调及整改区委督查室、12345热线、大气污染检查督导工作,解决九州路、帝喾路道路盖板安全隐患工程及相关案件100余次。

(四)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工作

2023年,市分配XX区改造积水点3处,通过摸底排查和结合汛期道路积水现状,我区计划对神火大道与方域路交叉口东侧积水点,应天路与文庙路交叉口积水点和雪苑路与紫荆路交叉口北侧等3处积水点进行改造。51日前,3处积水点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通过汛期检验,效果显著。累计新建雨水管网长度约300米,投资约XX万元。

(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2023年实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个、1560户、46栋、XX万平方米、计划投资XX万元。其中,文化办事处涉及3个小区、1209户、35栋、10.65万平方米;宋城办事处涉及1个小区、195户、6栋、2.925万平方米;新城办事处涉及1个小区、156户、5栋、1.8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4个小区,剩余1个小区正在全力推进中,按照时间节点,12月底完成任务目标。

(六)安置房建设项目

2023年度省住建厅下达目标任务为XX区安置房建成交付2460套。目前我区已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2023年度市政府下达市定目标任务为XX区棚改安置房建成交付2460套。目前我区已建成交付3120套,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七)清洁取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我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分三年下达, 2023年度改造26万平方米, 2024年度改造37万平方米; 2025年改造23万平方米,共计86万平方米。农村提质减碳项目供暖户数为500户。

目前2023年度已完成14万平方米,剩余12万平方米计划与202437万平方一并纳入2024年改造计划,目前已完成设计和预算工作,预计20241月下旬可完成招标任务。

(八)认真谋划、积极申请上报上级资金

我局积极申请上报中央预算内项目和特别国债项目共10个,目前已审批拨付5个项目资金。其中申请特别国债项目1:商丘市XX区现状排水管网错接混接改造工程(一期),总投资额XX万元,目前已下达国债资金XX万元;上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4个:老旧小区财政资金已下达XX万元,老旧小区发改资金已下达XX万元,棚改发改资金已下达XX万元,清洁取暖财政资金已下达XX万元。总合计:XX万元。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作

1、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对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常态化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并根据《XX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指导表》定期对重点区域开展检查。

2、联系区直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大对液化气站的管理,严禁对过期、老化钢瓶充装,全面推动钢瓶追溯系统,实行一瓶一码,重点打击从事非法充装贩卖活动。

(二)城市路网建设工作

2024年计划开工建设华夏路(南海大道-纬一路)强电排管工程、吾悦广场双回路电力电缆建设工程、银河路(华商大道-张巡路)工程等七个道路项目。

(三)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工作

一是对负责的进河雨水口和设置的进河阀门,制定排水口管理标识牌,责任到人,明确职责;二是按照“雨水进河、污水进厂”原则,根据市统一规划和时间节点,排查雨污水管网,对错接和混接的合流管网,截污纳管,实施雨污水分流;三是积极协调资金,建议区财政加大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投资力度,为下步实施市政道路雨污水分流和截污纳管改造工作奠定基础,逐步取消进河阀门,雨水直排入河,确保城区居民安全度汛。

(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3年未完工的项目,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加快项目的改造施工进度,建立周调度制度,及时更新进展台账,确保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建设,同时谋划2024年新的改造项目4个小区涉及1481户,目前已经入库。

(五)安置房建设项目

加快推进西部新城安置区重点街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四期)B1B2地块、古城文化产业园棚户区改造项目(四期)B3B4地块、XX产业集聚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A5A8地块共计8442套安置房的建设进度,确保安置房早日建成交付。

(六)清洁取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推进清洁取暖工作, 2023年度未完工的项目,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一并纳入2024年度改造任务,并建立项目周调度制度,及时更新进展台账,确保按照目标任务计划完成年度改造任务。




市卫生健康委2023年卫生健康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谋划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团结和带领全市卫健系统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健康XX行动,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卫生健康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逐步提升,卫生健康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亮点和成效

(一)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市委“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部署,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制定活动计划,明确牵头科室,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主持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等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1.在学先进方面。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苏州市列为重点对标学习对象,先后三次带队到苏州市开展对接活动,推动XX市人民医院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XX市中医医院同苏州市中医院、XX市第三人民医院同苏州广济医院深入落实帮扶协议,2023128XX市卫健委和苏州市卫健委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建立健全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专科(学科)发展、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务实开展结对合作。

2.在补短板方面。全面自查梳理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按照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推进建设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行动计划,积极对接沪苏浙等地优质专家资源,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和名医工作室建设,扎实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XX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建设,挂牌XX市人民医院、XX市肿瘤医院、界首市人民挂牌杨广顺肝胆外科名医工作室,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挂牌郑志眼科名医工作室,临泉县人民医院挂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新民教授工作室,为群众就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市26家医疗卫生机构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长三角地区67家高水平医院建立对口帮扶7项、医联体27个、专科联盟14个、科室共建18个、其他合作21项,建设杨广顺肝胆外科等名医工作室48个。

3.在树品牌方面。通过学习对接沪苏浙等地优质专家资源,结合XX实际,突出创新发展,树好卫生健康工作品牌。一是创新“出生一件事”做法。联合市数据资源局、市公安局等部门,通过“一个机制”保障、“一张表格”申请、“一个入口”操作,在省内率先开展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出生登记等4个事项“指尖上”集成联办,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助产机构累计通过联办平台签发《出生医学证明》2.5万余件。我市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打造便民服务升级版的做法受到省委书记韩俊的关注,并于20231119日作出批示,要求全省各地要学习借鉴XX做法。二是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界首市同科大讯飞合作,开展高血压智能管理项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时段、全方位智能健康管理,项目运行4年来,高血压患者总住院率从2018年的41.94%下降至2021年的29.01%,人均医保资金节约1948元,医防融合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获得2022年度省政府综合医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县。在此基础上,拓展实施高血糖智能化管理试点,目前已发放智能血糖仪1900余台,设备播报7115余次,电话服务480余次,短信服务540余次,在管患者高血糖控制率63.82%。三是开设“家门口”看名医栏目。鼓励全市三级医疗机构积极与北京、长三角等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对接,引进名医名家来阜开设名医工作室、定期坐诊,每周汇总发布名医专家来阜坐诊信息,让阜城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近”享优质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家门口”看名医活动已开展8287名市外名医来阜坐诊,共接诊患者4073人次,开展各级手术176台次,开展教学查房243次,开展学术讲座覆盖3074人次,疑难病例讨论覆盖498人次。四是创新“四一”模式深化“三医”协同发展治理。阜南县以党建引领,勇于攻坚克难,在医改新形势下创新出“一个工委、一人双职、一项主责、一体监管”的“四一”模式,在深化“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方面探索出新路径。五是职业健康成效明显。XX市入选全国健康企业建设行政推广优秀案例名单,成为全省首批入选的市。“XX市实施‘五进+网络’全方位多角度助力职业人群守护健康”、“XX市锚定五字策略 打造职业健康XX特色”两项经验做法,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作为经验全国推广。职业技能竞赛全面开展,2023XX市卫生健康委共申报“阜创汇”职业技能竞赛一类项目6项、岗位练兵项目7项,申报数量位居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第一。六是提炼“互联网+护理服务”典型经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我市虽非试点城市,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已有6家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利用在本机构注册的护士,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院外延伸护理服务。现有“网约护士”486人,开展服务项目40项,累计服务4619人次,有效促进了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基层,节省了患者交通、时间和陪护成本,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七是探索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新模式。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创新县域一体化“1367”急救新模式,建成1个一体化急救信息平台,设立县乡村3级急救载体,通过医共体帮扶造血乡镇卫生院掌握6种核心技术、具备7类急诊急救能力【即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一体化急救信息平台,牵头医院急诊急救医生可通过远程音视频会诊指导院前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及治疗等;建立三级载体,以牵头医院急诊医学科(EICU)为实体建立“急救核心”载体,以乡镇卫生院急诊科为实体设立“急救单元”载体,以村卫生室为实体设立“急救小屋”载体;牵头医院通过医共体帮扶确保“急救单元”掌握6种核心技术,具备规范处置7类相关疾病急诊急救能力,提供互动式同质化急救服务】,将农村急救反应时间缩短47.2%,急诊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8.6%,满意度提高至98.4%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充分发挥市卫生健康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市及8个县市区均成立行业党建指导委员会,2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52家有党员民营医院均建立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48个,党的建设和党建工作实现了双百覆盖。强化创新理论学习,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议题”,集体决策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有关重要论述;继续举办“健康XX”职工夜校,已先后举办83期,参训达XX余人次;建立周例会“科长讲法”制度,学习行业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2.推进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建设。XX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将建设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纳入“10个区域性强市”总体目标,市卫健委牵头制定了《XX市建设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从8个方面谋划了26项举措,制定了33项目标,为XX未来五年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方法路径。市政府分管市长向省卫健委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充分认可和支持。

3.“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成效显著。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全市录取1050人,录取人数居全省第一(全省共6446人,XX16%),最终签约培养1024人,总人数居全省第一。通过培育一批源自本乡本土的乡村医生,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村医服务能力不强、老龄化及人员紧缺的现状。

4.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安医大附属XX医院、市中医医院获批“三甲”医院,界首市中医院获准三级中医医院执业登记,全市“三甲”医院达到6家,三级医院达到17家。“十四五”以来,全市获批1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3年获批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获批数与合肥、安庆、滁州等地并列第一。遴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9个,完成省下达任务数的1.65倍。873人通过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同比增长18%205人通过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同比增长1/3。积极与沪苏浙医学院校“牵手”,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招聘研究生350余人,同比增长40%。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发表论文369篇,国家级在研项目1个,省部级在研项目135个,市级在研项目413个,累计财政补助XX万元。XX市人民医院医务科团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获中宣部表彰,荣获“优秀团队”称号。太和县人民医院选送的《“新”“传”相融  上下“联姻”—开展健康教育 助推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全国52家,全省仅2家。

5.实施“一县一策”创新清单。推动全市医改工作实现多点突破,颍上县、阜南县、太和县均成立县委卫健工委;阜南县创新创新出“一个工委、一人双职、一项主责、一体监管”的“四一”模式,成立总额XX万的医师培训及外请专家资金池,引导患者分级诊疗;界首市、阜南县推进“两病”管理试点,界首市入选综合医改省级试点示范区;太和、阜南、颍上、界首实现医共体中心药房统一网上采购;太和县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临泉县完成智慧中药房招标采购和“十病十方”遴选。深化医共(联)体建设,XX市人民医院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为省级示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XX市妇女儿童医院医联体成为省级示范紧密型城市医联体。

6.便民惠民服务更加高效。市卫生健康委紧紧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把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作为医疗卫生行业领域深化主题教育、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双十条”举措,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如市医院全面推行“五全四免三更加”便民惠民服务举措〖预约诊疗全覆盖、智慧医疗全网通、节假门诊全开放、同级检查全认可、诊后管理全周期、同病复诊三日免、日间诊疗免等床、床边结算免跑腿、一站服务免排队、择期预住更省心、便民惠民更体贴、医患沟通更和谐〗,多措并举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XX市妇女儿童医院成立便民惠民服务领导小组,围绕“两少八更加”目标,聚焦“少排队、少跑腿”,通过智慧化手段,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切实增强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创新便民惠民服务,全市医疗服务投诉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咨询建议投诉同比下降13.20%,按期办结率99.46%、同比上升3.15%,及时办结率同比提升6.79%,回访满意度95.43%、同比提高11.08%

7.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市政府已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医疗领域方面,全市241家医疗机构接入省影像云中心和安徽省智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接入量全省第一,累计影像会诊XX万例。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影像重复检查提醒功能覆盖率达100%,智医助理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日均辅助诊断8.2万人次。全市3家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五级高级别评审,总数居全省第一;太和县人民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六级评审,全省唯一。

8.XX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挂牌成立。XX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揭牌成立,这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疾控体系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举,这将推动疾控工作职能实现从单纯疾病预防控制向全面维护和促进全人群健康的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对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效果发挥重大作用。

二、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能力提升,全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扩容。一是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3358家、59867张、62926人,三级医院总数达17家(其中三甲医院6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二;千人口床位数7.35张,超全省平均水平;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7人、注册护士3.68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市域内就诊率达到88.13%。二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推进优质均衡的区域性医疗卫生强市建设,建设上海九院XX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为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奠定基础。加快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省级中医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全面提升我市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级。截至目前,上海九院首批4名专家来阜坐诊诊疗,市人民医院选派12人赴上海九院跟岗学习;安医大一附院派遣感染科、肿瘤科、呼吸科、妇产科、烧伤科等科室专家82人次赴市医院接诊XX余人次,手术70台次;省立医院派遣肝胆外科、肝病科、介入科、眼科等科室专家87人次赴市二院接诊2048人次,手术49台次,疑难病例会诊36次,指导疑难手术35例。市中医医院引进10项新技术,中医康复中心门诊患者较去年同期增长21.63%。三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市三级公立医院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零的突破,XX市人民医院入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为期3年的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探索设立多学科诊疗门诊,建立专病中心,三级医院均成立疾病管理中心,开展诊后全周期服务,持续提高患者随访质量。参加国考成绩显著,XX市人民医院连续四年指标等级A级,太和县人民医院排名居全省第8名,XX市第二人民医院、太和县中医院、XX市妇女儿童医院均位居全省同类别医院第二,我市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实力整体全面提升,位居全省前列。

(二)巩固深化改革,着力落实综合医改各项任。一是分级诊疗路径更加清晰。动态调整完善2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5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实现8个县市区全覆盖、社区街道全覆盖。XX市妇女儿童医院医联体、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分别成为省级示范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二是智慧医疗全面提升。全市245家医疗机构接入省影像云中心和省智联网医院监管平台,接入量全省第一,累计影像会诊185.78万例。“智联网医院系统”总接入率达99.5%。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影像重复检查提醒功能覆盖率达100%。智医助理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累计AI辅助诊疗数XX万人次。三是学科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全市现有2名省“特支计划”入选人才、13名省“江淮名医”、11名省“卫生健康杰出人才”、90名“颍淮名医”、179名“健康XX”高层次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卫生系列高级职称晋升人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各市第一,拥有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人才XX人。2023年以来,“阜创汇”职业技能竞赛中共有33人获得个人一等奖、54人获得个人二等奖、69人获得个人三等奖,27个集体获得团体一等奖、48个集体获得团体二等奖、69个集体获得团体三等奖。

(三)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全面加强。保持连续32年无脊灰状态、连续23年碘缺乏病消除状态、连续11年疟疾消除状态,麻疹发病数连续5年下降,流脑等苗控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较低水平,成功申报创建第五轮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96所,22剂次疫苗接种率全部达到95%以上;适龄儿童建卡率达到100%。全市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3.7%,纳入登记的肺结核患者规范治疗管理率达90%以上。二是持续加强慢性病管理。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5个省级示范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为85.12%87.10%,均达到年度目标任务。全市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9.28%。持续推进“三减三健”等全民健康方式行动,累计开展现场活动与健康讲座XX次,建成健康支持性环境115个。三是基层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全市优化设置卫生室XX所,实现了行政村(农村社区)卫生室全覆盖,累计完成XX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率100%XX个村(居)均设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五有”目标基本实现。如期完成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在岗村卫生室医务人员4881人,平均每个行政村配备近3名村医提供服务。实施安徽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全市录取XX人,签约1024人,录取签约人数均居全省第一。全市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7.5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XX万人,签约服务覆盖率53.45%,超全省平均水平。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现8个县市区创卫全覆盖的联动局面,加快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累计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县城)4个、卫生村(社区)140个、卫生先进单位141个;省级健康县区建设已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省级健康县区3个、健康乡镇23个、健康促进医院97个、健康机关140个、健康社区/260个、健康学校756个、健康企业11个、健康家庭1235个。

(四)传承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一是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中医医院20家,其中公立中医院6家(其中三甲中医院2家),床位7151张。实现全市公立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谋划汇编(3篇)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