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年XX市二季度供求情况分析报告6
3.2023年上半年XX市建筑工程质量形势分析报告10
4.XX省发布2023年上半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15
5.XX县上半年商务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17
6.XX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23
7.区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8
8.上半年XX市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分析报告42
9.市气象部门发布干旱发展情况分析报告53
10.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全市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55
11.县2023年7月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58
12.乡2022年度部门决算分析报告60
13.州商务局2022年度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分析报告64
一、2023年8月份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一)气象预测分析
(二)洪涝灾害形势分析
(三)地质灾害形势分析
(四)风雹灾害形势分析
(五)有害生物灾害形势分析
二、防范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
(二)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
一、供求总体情况
二、岗位需求情况
(一)岗位需求产业分布
4.88
19.85
75.27
(二)岗位需求经济类型分布
(三)岗位需求行业分布
(四)岗位需求学历分布
(五)岗位需求年龄分析
三、求职人员情况分析
(一)求职人员性别分析
(二)求职人员年龄分析
(三)求职人员学历分析
(四)求职人员欲从事职位分析
四、下一步打算
(一)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
(二)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一对一"服务
一、基本情况
(一)在建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基本情况
(二)竣工验收及备案情况
(三)非法违法项目情况
二、工程质量分析评价
(一)建筑工程监督执法检查情况
(二)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三)在建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和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情况
(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情况
(五)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检查情况
三、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情况
四、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攻坚招大引强
(二)强力攻坚外资外贸
(三)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攻坚招大引强
(二)强力攻坚外资外贸
(三)促进消费扩容升级
一、汛情趋势
(一)2023年7月洪水趋势分析
(二)防范要求:
二、森林防火
(一)森林防火形势分析
(二)防范要求
1、要认真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2、要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行为
三、农业生产
(一)农作物自然灾害风险
(二)防范要求
四、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二)防范要求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4.8亿元
(二)农业总产值完成32.36亿元
(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36亿元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57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0.64亿元
(六)来源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63亿元
(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95元
(八)新增达规纳统企业26家
(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28个
二、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分析
(一)总体经济稳中趋好
(二)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三)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四)建筑业生产焕发生机
(五)限上批发业增长乏力
(六)免税等限上零售业恢复较慢
(七)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加快增长
(八)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
(九)交通运输业恢复性增长
(十)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
(十一)房地产业持续上扬
(十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位数增长
(十三)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一)提升XX区经济总量
(二)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建设
(三)优化产业结构
(四)强化财税征管力度
(五)多措并举抓好居民增收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领跑嘉兴
(二)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三)服务业平稳增长
(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五)消费市场加快复苏
(六)财政金融稳健运行
(七)外资外贸形势较好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二、经济运行中呈现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增长企稳回升
(二)经济新动能持续成长
(三)消费领域全面复苏
三、需要关注的方面
(一)从内外需求来看
(二)从社会就业来看
(三)从企业预期来看
(四)从先行指标来看
四、相关建议
(一)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二)夯实服务业增长基础
(三)持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一、2023年上半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
二、产品质量状况分析
(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情况:1.一次性使用口罩(非医用)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过滤效果、防护效果不符合标准要求
(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1.餐饮具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大肠菌群项目超标
一、安全生产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下月安全生产形式分析
三、工作措施建议
(一)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二)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三)切实做好交通安全工作:交通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一、单位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
2.机构情况
(二)、党群办公室
(三)、生态保护办公室
(四)、特色产业办公室
(五)、民生事务办公室
(六)、平安建设办公室(挂综合信息指挥室牌子)
(七)、XX乡党委、政府下设综合服务中心
3.人员情况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一、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分析工作
二、基本情况
(一)我局现持有省政府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共7人
(二)我局认真推进落实“三项制度”建设
(三)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力度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参与行政执法资格考试
(二)全面加强商务队伍的政治、思想、作风、能力建设
2023年8月份XX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近期,市应急局会同市相关单位对2023年8月份XX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分析,形成结论如下:
一、2023年8月份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综合判断,8月份本市仍处于自然灾害高发期,需重点关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风雹灾害风险,以及降雨、高温和大风等天气影响。
(一)气象预测分析
8月份,预计本市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略偏高。
(二)洪涝灾害形势分析
目前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防汛关键期,根据气象预测,8月份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特别是7月29日以来的强降水过程,当前本市土壤含水趋于饱和,西南部分河道水位暴涨,甚至出现了漫堤,极易导致中小河道洪水、山洪、城市内涝等洪涝灾害,要充分做好河道堤防、水库、闸坝、险工、堵口、不连续堤段等的巡查和应对准备工作,督导落实防汛责任、预案、物资队伍、军地联动等工作。
(三)地质灾害形势分析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和气象预测,8月份为本市地质灾害高发期,加上7月下旬本市出现了连续强降水,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会明显增加。应密切关注降水、大风、人类活动等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山区道路沿线、居民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石流沟及采空区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暑期前往山区游玩的游客增多,需重点关注景区和道路沿线落石;强降雨天气,注意防范泥石流。
(四)风雹灾害形势分析
根据历史灾情统计,8月份本市风雹灾害数量仍处于全年较高水平,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发生风险较高,会对市民生活、城市运行、建设施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出现高空悬挂物吹落、危墙倒塌、农作物受损减产绝收等,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有害生物灾害形势分析
农业有害生物方面,8月份本市以露地生产为主,番茄溃疡病、番茄斑萎病毒病等有发生风险;苹果蠹蛾害虫有发生风险。根据历史情况,草地螟将迁入本市,幼虫发生风险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局部夏玉米田特别是晚播玉米田三代粘虫幼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有发生风险。 林业有害生物方面,8月份,本市第二、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特点依然主要总体轻度发生局地发生偏重的特点。但随着雨季到来,害虫繁殖加快,在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成灾或扰民风险,总体可防可控,发生数量及危害程度将低于去年同期。国槐尺蠖、杨雪毒蛾等其他食叶类害虫在交通干线、平原生态林区局部有破坏景观的风险;栎纷舟蛾、栎掌舟蛾等在山区栎树分布区有偏重发生风险;松材线虫病在本市发生发现的概率持续加大。
二、防范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
各相关单位加强与气象、水务、规自等部门会商研判,高度关注气象、灾害体与威胁对象变化,结合实时雨情、水位、流量等监测,做好分析。及时通报预测预报成果,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号和风险提示,提前优化救援力量和资源配置。密切关注次生衍生灾害风险,持续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各类高风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和巡查管护。加强农业、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
应急部门加大对核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危险化学品企业等重点区域监管力度,防止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落实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指挥调度灾害应急处置。水务部门做好汛期防洪排涝工作,保障首都防洪安全。密切关注雨水情发展态势,统筹做好防洪和水资源调度,高效拦蓄和利用雨洪资源。强化水库汛限水位监管,精准实施水库、闸坝、蓄滞洪区等联合调度,充分发挥流域防洪工程防洪减灾作用。规自、交通部门继续发挥群测群防员的“哨兵”和应急调查队员“技术兵”作用,按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分级响应程序,对可能出现的灾情、险情有效防控。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
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指挥调度,保障通讯联络畅通,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职、在责”。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实时掌握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险情灾情,及时开展研判分析调度,切实提高信息报送能力。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收集报告救灾情况,快速做好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2023年XX市二季度供求情况分析报告
一、供求总体情况
二季度,XX市公共人力资源中介机构通过各类中介网站和"筑人才"APP等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77605个次,个人投递简历99988人次,求人倍率为1.78。岗位供给较充足,但从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和需求小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来看,结构性供求不对称依然存在。
二、岗位需求情况
(一)岗位需求产业分布
二季度,第一产业岗位需求8667个次,占比4.88%,第二产业岗位需求35255个次,占比19.85%,第三产业岗位需求133683个次,占比75.27%,第三产业岗位需求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产业 |
需求人数(个次) |
所占比重(%) |
第一产业 |
8667 |
4.88 |
第二产业 |
35255 |
19.85 |
第三产业 |
133683 |
75.27 |
合计 |
177605 |
100 |
(二)岗位需求经济类型分布
内资企业岗位需求量最高,占比94.64%,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岗位需求103633个次,占比58.35 %,个体经营企业岗位需求36196个次,占比20.38%。
(三)岗位需求行业分布
根据行业分类对企业岗位需求的统计情况,排名前10位的行业分别是营销员、商品营业员、互联网营销师、汽车维修工、信息通信业务员、拍卖服务师、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保险理赔专业人员、装卸搬运工、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
(四)岗位需求学历分布
从招聘求职总体运行情况看,企业招聘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以上,其中,对大专学历的需求占比高达57.81 %,其次为本科学历,占比20.93%。
(五)岗位需求年龄分析
16-24岁岗位需求占比4.89 %,25-34岁岗位需求占比19.72 %,35-44岁和45岁以上岗位需求分别占比2.41 %和0.39%,不限年龄占比72.59%。
三、求职人员情况分析
(一)求职人员性别分析
求职人员中,男性与女性占比分别为51.42 %和48.58%,超过五成的求职人员是男性,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合理区间内。
(二)求职人员年龄分析
16-24岁求职人员占比59.29%,25-34岁占比32.12%,35-44岁和45岁以上分别占比7.08 %和1.15 %。16-34岁求职人员占比最大,成求职主力军。
(三)求职人员学历分析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最大,其中:大专学历占比24.81%,本科学历占比69.5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3.21%。高中及以下学历仅占2.4%。
(四)求职人员欲从事职位分析
从求职人员欲从事岗位需求统计来看,排名前10位的行业分别是行政办事员、秘书、初级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收银员、仓储管理员、后勤管理员、物业经营管理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银行综合柜员。
四、下一步打算
(一)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招聘。XX市公共人力资源机构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及其他各类求职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及人事代理咨询等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和求职人员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人博会、高洽会、扶贫招聘会,多类别多方式的专场招聘活动,更好地满足企业和求职人员对不同岗位的需求,真正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联合XX市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深挖在筑优质企业岗位信息,常态化开展现场招聘会。发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提升招聘会人气和效果,促进供需双方面对面洽谈、交流。用好用足"筑人才"等相关APP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区岗位,持续开展网络专场招聘活动,让毕业生快捷方便地实现线上就业。
(二)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一对一"服务。与各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建立服务台账,对有意向在XX贵安就业的毕业生,根据其就业意愿,点对点推送就业岗位。国家及省市层面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系列政策,如公务员、事业编制、征兵人数等系列扩招更好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针对每年不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2023年上半年XX市建筑工程质量形势分析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XX〕92号)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报送建筑工程质量形势分析报告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实现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控、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市住建局根据各市、县、区上报的相关数据对全市工程质量形势进行了分析,现提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在建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基本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在监房建项目884个,面积2594.3万平方米,在监市政工程224个,工程总造价47.28亿元;2022上半年全市新开工房建项目363个,面积885.05万平方米,新开工市政项目115个,工程总造价21.41亿元;2023上半年全市房建项目竣工321个,面积717.07万平方米,市政工程竣工124个,总投造价40.167亿元。全市新开工工程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全部签订法人代表授权书和终身责任承诺书,445个竣工项目均设置永久性标牌。
(二)竣工验收及备案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竣工工程项目共计445个,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三)非法违法项目情况
2023年上半年无此类情况。
二、工程质量分析评价
2023年上半年,全市质量监督、竣工备案等手续办理正常,日常质量监督工作有序开展,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基本全面展开,质量投诉处理得当、及时,未发生较大的群体性投诉事件、全市未发生质量事故,全市工程质量处于整体受控、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得到进一步治理。经统计,我市共创县级优质工程10个,市级优质工程奖46个,省级优质工程奖10个(公示中)。
2023年我局根据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需要,重新修订了优质结构及衢江杯评选办法。
(一)建筑工程监督执法检查情况
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在建工程质量检查,检查内容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隐蔽工程、操作层、关键部位的质量情况以及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情况。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开展日常监督检查4283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62次,下发监督检查意见书2123份,发现质量安全隐患9622项,签发停工通知书106份,对存在工程质量问题的项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实施信用惩戒39起,通报违法违规典型案例2起。检查既有针对性,又体现了“差异化”管理,有效预防质量通病产生。
(二)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情况
在日常监督执法过程中,积极开展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查抽测。2023年上半年全市主管部门对房建工程各类抽查抽测情况如下:钢筋抽测不合格7组;预拌混凝土抽测不合格6组;预拌砂浆抽测不合格8起;砌块抽测均合格;保温材料抽测均合格;预制构件抽测均合格。地基承载力抽测均合格;桩基完整性抽测不合格3起。房建项目主体结构抽测中,混凝土实体强度抽测2485个构件,均达到设计值;钢筋保护层抽测601个构件,不合格38个;构件空间尺寸抽测1707个构件,不合格26个。
市政工程各类抽查抽测情况如下:钢筋抽测不合格9组;水泥抽测不合格7组;管材抽测均合格;砌块抽测均合格;桩基承载力抽测均合格;桩身完整性抽测3组不合格。市政实体检测抽测路基路面抽测50个点,均合格;混凝土实体强度,钢筋保护层未抽测。
(三)在建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和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在建住宅工程133个,建筑面积1136.94万平方米。全市竣工住宅工程40个,面积345.38万平方米;已进行分户验收项目个数40个,共15442户,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率100%。各县市区均能对分户验收结果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包括空间尺寸、按图施工情况、空鼓、裂缝、渗水等质量通病情况。对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分户验收要求的及时责令整改;对抽查发现存在较多问题的,责令建设单位重新组织分户验收。通过抽查,提高了分户验收合格率,减少了质量通病。
积极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2023年全市开展质量通病专项治理住宅项目122个,建筑面积1005.43万平方米。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规范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做到样板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全市住宅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良好。
(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投诉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共受理质量投诉609起,投诉数量较去年同期上升57.78%,投诉办结率100%,处理满意率98%,未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投诉的绝大部分为质量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渗漏水(43.68%)、装饰装修质量(18.89%)、空鼓裂缝(11.66%)。
(五)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检查情况
经统计,全市共有预拌混凝土企业36家,2023年上半年度全市共抽查14家预拌混凝土企业,抽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21组,均合格。
三、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情况
2023年上半年在全市住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总体处于可控状态,全市未发生质量事故。
四、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程质量通病仍普遍存在。涉及屋面、地下室和外墙渗漏水、空鼓裂缝等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还比较多,影响了建筑工程使用效果。
二是参建主体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设单位未落实质量首要责任,商品住宅项目随意压缩工期较为突出,保修不力。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对项目管控不到位,质量标准化水平不高,建筑工人老龄化加剧,技术水平亟待提升。部分监理单位履职不力,旁站巡视流于形式。
三是监管效能不高。监督机构人员配备不足问题较为突出,监管力量与建筑体量不相匹配,人均监督面积大,此外个别地区监督抽测经费难保障。
五、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特别是要突出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
二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强化过程监管,加强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质量检测抽测。压紧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倒逼施工、监理企业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创优技术指导,引导企业争先创优,促进在建项目质量水平提升。
三是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工程品质提升,深化住宅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专项整治。妥善处理工程质量信访投诉和答疑解惑工作。
XX省发布2023年上半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近日,XX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发布了《XX省2023年上半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该报告由XX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组织XX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1个市(州)饲草饲料(畜牧、草业、畜牧兽医)站(中心)等单位完成。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省月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度,降水量偏少23.6%。在1-2月,盆地大部分农区人工饲草苗期旱情较重,3月份得到缓解,5-6月旱涝不均,对饲用玉米等饲草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天然牧草返青期间,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天然牧草返青较上年略迟。总体而言,上半年全省主要人工饲草生长受干旱影响,长势较上年略差。
通过对21个市(州)176家种养企业(合作社、场、专业户)的人工饲草生产情况调查分析,饲用玉米、狼尾草属饲草、饲用燕麦和黑麦草仍然是XX主要种植的人工饲草,4类饲草种植面积共占调查面积的89.1%。饲用玉米、狼尾草属饲草减产5-10%左右,其他饲草与去年同期产量基本持平。
受市场、气候等因素影响,上半年饲草价格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减幅约3~10%左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全省肉牛场、肉羊场对饲用玉米、燕麦、黑麦草、披碱草、苜蓿、狼尾草等优质饲草需求旺盛,饲草种植面积偏少,省内大部分养殖企业都有外购饲草饲料需求,外购比例达55.1%,全省饲草料特别是优质饲草料缺口仍然较大。
饲用燕麦、狼尾草属饲草、披碱草、老芒麦是当前XX饲草种子(种茎)生产的4类主要草种,受国内饲草种业政策利好等因素影响,上半年除燕麦种子上涨约10%以外,其他饲草种子的进口总量与价格均下降,降幅3%-30%左右。国内饲草种子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
报告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树立“饲草就是粮食”理念, 更高水平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加大优质饲草生产,提升种养效益。三是做好饲草秋播工作,保障全年饲草料均衡供给。
XX县上半年商务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内资方面。1-6月份,引进总投资约100亿元的通用鞋服纺织科技园项目等重大项目14个,签约金额达176.86亿元,同比增长73.39%;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3.6亿元,同比增长7.09%。
实际利用外资方面。1-5月份完成现汇进资100万美元,同比增长92.31%,1-6月份预计完成现汇进资221万美元,同比增长71.3%。
外贸出口方面。1-5月份,实现外贸出口2.8亿元,同比增长22.86%;预计1-6月份实现外贸出口3.8亿元,同比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速1.5%;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增速2%。1-5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87亿元,增速-7.9%;预计1-6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增速-0.5%。
总体来看,当前,我县使用内外资、外贸出口及消费面临不少压力,部分指标未达到预期,主要是由美国对我国部分产业极限施压、欧美通货膨胀加剧,导致内外需求动力减弱,投资者投资更趋谨慎,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所致。特别是我县汽车行业不景气,拉低了社消增幅。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需疲软,出口下行压力大。我县外贸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出口日韩、欧美等地区,目前日韩地区外贸订单较为稳定,而欧美地区需求疲软,出口呈现下降趋势。如我县华欣体育主要从事箱包出口业务,订单绝大部分来源于美国,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1-4月份企业出口额仅为135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26%左右。如我县龙行天下鞋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品牌鞋服出口业务,订单绝大部分来源美国,其去年1-5月份出口有1966万元,而今年由于订单不足,导致至今还未复工复产。
二是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走低。我县规上企业体量普遍偏小,根据市级政策调整,汽车消费必须以属地开票数据为准,但我县车企基本在赣州4S店开票,再加上群众消费意愿减弱等因素,导致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走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攻坚招大引强。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重点区域高质量举办“粤企入赣”、“三请三回”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加省市重大经贸活动,力争引进签约一批鞋服首位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项目。
(二)强力攻坚外资外贸。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国门,根据赣州市2023年“走出去”经贸活动指导计划,积极筹划8月份、10月份鞋服、矿山机械生产企业赴欧美及非洲参展参会,着力帮助企业对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着力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借力远洋,鼓励企业加入赣州国际商会等组织,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加大外贸企业帮扶力度,实行专班化“一对一”服务,推动外贸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积极引进大型跨境电商企业,为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正向赋能。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力度,引导外资企业扩大投资,确保实现更多现汇进资。
(三)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持续发放电子消费券,通过电子消费券叠加厂家促销活动激发居民消费热情。积极推动商贸企业电商化发展,举办形式多样的网络促销活动刺激消费。推进县商业体系建设和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造消费新载体。大力推进商贸企业入规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市级下达商贸企业入规任务。持续释放网络消费活力,鼓励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线上销售规模,通过奖补、出台节庆消费优惠举措、举办网络促销活动等方式,不断做大网络销售规模。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内资方面。1-6月份,引进总投资约100亿元的通用鞋服纺织科技园项目等重大项目14个,签约金额达176.86亿元,同比增长73.39%;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3.6亿元,同比增长7.09%。
实际利用外资方面。1-5月份完成现汇进资100万美元,同比增长92.31%,1-6月份预计完成现汇进资221万美元,同比增长71.3%。
外贸出口方面。1-5月份,实现外贸出口2.8亿元,同比增长22.86%;预计1-6月份实现外贸出口3.8亿元,同比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速1.5%;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增速2%。1-5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87亿元,增速-7.9%;预计1-6月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16亿元,增速-0.5%。
总体来看,当前,我县使用内外资、外贸出口及消费面临不少压力,部分指标未达到预期,主要是由美国对我国部分产业极限施压、欧美通货膨胀加剧,导致内外需求动力减弱,投资者投资更趋谨慎,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所致。特别是我县汽车行业不景气,拉低了社消增幅。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需疲软,出口下行压力大。我县外贸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出口日韩、欧美等地区,目前日韩地区外贸订单较为稳定,而欧美地区需求疲软,出口呈现下降趋势。如我县华欣体育主要从事箱包出口业务,订单绝大部分来源于美国,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1-4月份企业出口额仅为135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26%左右。如我县龙行天下鞋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品牌鞋服出口业务,订单绝大部分来源美国,其去年1-5月份出口有1966万元,而今年由于订单不足,导致至今还未复工复产。
二是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走低。我县规上企业体量普遍偏小,根据市级政策调整,汽车消费必须以属地开票数据为准,但我县车企基本在赣州4S店开票,再加上群众消费意愿减弱等因素,导致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走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攻坚招大引强。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重点区域高质量举办“粤企入赣”、“三请三回”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加省市重大经贸活动,力争引进签约一批鞋服首位产业、矿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项目。
(二)强力攻坚外资外贸。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国门,根据赣州市2023年“走出去”经贸活动指导计划,积极筹划8月份、10月份鞋服、矿山机械生产企业赴欧美及非洲参展参会,着力帮助企业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着力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借力远洋,鼓励企业加入赣州国际商会等组织,不断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加大外贸企业帮扶力度,实行专班化“一对一”服务,推动外贸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积极引进大型跨境电商企业,为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正向赋能。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力度,引导外资企业扩大投资,确保实现更多现汇进资。
(三)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持续发放电子消费券,通过电子消费券叠加厂家促销活动激发居民消费热情。积极推动商贸企业电商化发展,举办形式多样的网络促销活动刺激消费。推进县商业体系建设和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造消费新载体。大力推进商贸企业入规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市级下达商贸企业入规任务。持续释放网络消费活力,鼓励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线上销售规模,通过奖补、出台节庆消费优惠举措、举办网络促销活动等方式,不断做大网络销售规模。
XX县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近日,县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县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对全县8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
综合研判,据县气象局气候趋势预测,预计2023年8月全县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1~3级。
主要天气过程:月平均气温:26.5~27.5℃;月总降水量:130~190毫米。11 日前后:小到中雨,局部大雨;16~19 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5~27 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一、汛情趋势。
(一)2023年7月洪水趋势分析
根据XX市水文局8月的水情趋势预测,我县8月主要中小河流为中偏低洪水,东河XX水文站最大流量3000~4000m3/s,应警惕局部暴雨导致中小河流发生灾害性洪水。
(二)防范要求: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短时强降雨、局地点暴雨、夜间突发降雨,“点对点”做好风险提示和临灾预警,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逐级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特别要突出山洪易发区、在建工程等责任人喊醒“叫应”,确保预警信息迅速到村到户到点到人,做到有预警就有响应、有行动、有反馈。二是加强巡查排查。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要求,紧盯不利行洪河道、易阻水壅水跨沟道路桥涵、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工地营地、临崖、沟口沟边人口聚居地、尾矿库等重点部位,扎实开展“三查”工作,做到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为转移避险打好“提前量”,严防小雨大灾、小灾大祸。三是加强转移避险。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做到应转早转、快转尽转,确保避险撤离不丢一户、不落一人。加强转移群众安置服务和安全管理,严防撤离后擅自返回危险区造成伤亡。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准备。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值班制度,做好应急值守工作,及时了解、掌握险情灾情相关信息,建立高效信息核实报送通道,提高突发险情灾情信息收报时效。充分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更新补充,全面落实基层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综合提升险灾情先期处置能力。
二、森林防火。
(一)森林防火形势分析
受去年极端高温、持续干旱天气影响,林下可燃物载量增大,加之各种野外活动增加,我县森林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
(二)防范要求
1、要认真学习贯彻A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把“控发生”作为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做好我县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加强防火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及时曝光违法违规用火案件,不断提升全民防火意识,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践行的森林防灭火良好氛围。
2、要严厉打击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紧盯重点目标和重要设施,以“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方式,逐一消除风险隐患;强化风险研判、应急响应和巡逻防护,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遇到火情时严格执行灭火组织指挥工作规范,按照“三先四不打”要求科学组织扑救,确保人员安全。要严格落实县“一对一”包保责任,把防灭火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检查,对工作推动滞后、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提醒敦促和约谈。
三、农业生产。
(一)农作物自然灾害风险
8月份,我县雷暴大风天气频发,同时,可能出现连续半个月伏旱、秋旱现象,大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由高峰转为结束。8月上中旬,我县草地贪夜蛾、蝗虫可能发生,柑橘大实蝇开始发生,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代螟虫、稻苞虫、稻水象甲;迟玉米二代玉米螟、粘虫、锈病、大小斑病;茶网蝽、小绿叶蝉、红蜘蛛等主要作物病虫害将偏重发生,水稻稻飞虱、稻颈病、稻曲病、玉米纹枯病将重发生,早玉米及大豆、蔬菜、果树等其它病虫害发生防控基本结束。全县仍需加强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颈病、纹枯病、二代螟虫、稻苞虫、稻水象甲;迟玉米二代玉米螟、粘虫、锈病、大小斑病、纹枯病;茶网蝽、小绿叶蝉、红蜘蛛;柑橘大实蝇、草地贪夜蛾、蝗虫、红火蚁等预测预报与防控。
(二)防范要求
重点抓好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二代螟虫、稻苞虫、稻水象甲;二代玉米螟、粘虫、锈病、大小斑病、纹枯病;豆荚螟、草地贪夜蛾、茶网蝽、蝗虫、红火蚁等水稻、玉米、大豆、蔬菜、茶叶、果树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控。强化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搞好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指导各乡镇组织发动群众开展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控,确保全县农作物安全生产。
四、地质灾害。
(一)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8月汛期期间,预计 2023 年 8 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1 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0.5~1.0℃,气温较高,短时强降雨频发。根据降雨量及其分布、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我县南部山区木门镇、九龙镇和张华镇一带局部短时强降雨易诱发滑坡,北部山区国华镇、英萃镇、盐河镇、檬子乡、米仓山镇一带降雨易诱发中小规模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在山间沟谷地带,局部短时强降雨易诱发山洪泥石流。
(二)防范要求
请结合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和降雨实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灾措施,严格做好“三查”,“三避让”的刚性要求,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区202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23年上半年,XX区坚持稳农业、强工业、扩内需、促开放,持续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以更大力度抓项目促投资,为重点企业生产和运营做好服务保障,全力冲刺上半年“双过半”目标任务,上半年总体经济运行比一季度加快,特别是建筑业总产值、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比一季度明显趋好。
主要经济亮点:1.上半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在各区排名首位;2.上半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和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在各区排名首位;3.上半年全区房地产业增加值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在各区排名首位;4.上半年全区交通运输业增加值的增速在各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美兰区。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4.8亿元,同比增长7.7%(全市8.8%、美兰区11.1%、秀英区9.0%、龙华区7.5%)。
(二)农业总产值完成32.36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4.1%、美兰区4.1%、秀英区4.0%、龙华区4.0%);农业增加值完成17.17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4.0%、美兰区4.0%、秀英区3.9%、龙华区3.9%)。
(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36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20.3%、龙华区24.0%、秀英区23.4%、美兰区4.3%),其中烟草制造业工业产值完成21.83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93亿元,同比增长6.2%(全市17.2%、龙华区22.6%、秀英区21.3%、美兰区4.3%)。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57亿元,同比增长2.4%(全市10.1%、秀英区20.8%、龙华区8.0%、美兰区4.3%)。免税商品零售额完成23.66亿元,同比下降33.7%。
(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70.64亿元,同比增长2.9%;不含云龙产业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6.57亿元,同比增长1.7%(全市11.5%、秀英区16.9%、美兰区4.7%、龙华区-20.3%)。建安工程投资额完成43.5亿元,同比增长4.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完成36.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5.8%。
(六)来源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63亿元,同比增长2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5亿元,同比增长13.9%。
(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95元,同比增长7.1%(全市6.9%、龙华区7.2%、秀英区6.9%、美兰区6.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237元,同比增长6.5%(全市6.7%、龙华区6.9%、美兰区6.8%、秀英区6.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805元,同比增长8.4%(全市8.5%、秀英区8.7%、美兰区8.5%、龙华区8.2%)。
(八)新增达规纳统企业26家。其中,规上工业4家;规上建筑业2家;限上批发零售业7家;限上餐饮业1家;规上服务业4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业6家;投资单位2家。
(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28个。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11个,其他投资项目17个。
二、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我区主要经济指标总体运行比一季度趋好,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房地产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总体经济稳中趋好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4.8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02亿元,增长4.2%,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85亿元,增长7.7%(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亿元,增长6.1%;建筑业增加值3.69亿元,增长2.5%),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9.93亿元,增长8.1%,拉动GDP增长6.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14.0:12.8:73.2调整为11.1:13.0:75.9。
拉动GDP增长的主要行业按拉动大小排序是:
(1)房地产业增长59.5%、拉动3.3个百分点;
(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6%、拉动1.3个百分点;
(3)交通运输业增长25.2%、拉动0.8个百分点;
(4)金融业增长4.5%、拉动0.76个百分点;
(5)工业增长6.1%、拉动0.62个百分点;
(6)农林牧渔业增长4.2%、拉动0.6个百分点;
(7)建筑业增长2.5%、拉动0.07个百分点;
(8)住宿餐饮业增长9.8%、拉动0.2个百分点;
(9)批发业增长1.0%、拉动0.04个百分点。
存在问题:上半年拉低我区GDP增长的主要行业是零售业和营利性服务业,这两个行业共拉低GDP增速0.45个百分点。一是零售业增加值下降0.4%、拉低GDP增速0.05个百分点,主要受免税等限上零售额较大幅度下降的影响。二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下降5%、拉低GDP增速0.4个百分点,主要受限上科研服务业营业收入较大幅度下降的影响。
(二)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区农业生产情况良好,粮食、水果、畜牧业等种养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业总产值完成32.36亿元,同比增长4.2%;农业增加值完成17.17亿元,同比增长4.1%。
一是粮食生产完成较好。粮食作物产量32292吨,增长8.5%。二是畜牧业生产保持高增长。畜禽总肉量24162吨,增长16.1%,其中猪肉20346吨,增长26.8%;生猪出栏233675头,增长40.2%;牛出栏5367头,增长55.3%;羊出栏17080只,增长27.9%。三是水果生产增长较快。水果产量131772吨,增长11.5%。其中,荔枝产量69699吨,增长8.9%;柑橘橙柚产量15528吨,增长7.8%;菠萝产量27508吨,增长34.9%;四是花卉种植略有增长。花卉种植面积41952亩,增长1.8%。五是渔业保持增长。水产品产量960吨,增长3.9%。
存在问题:一是去年10月份以来,降雨天数偏多,导致冬种时间较上个年度推迟一个月左右,上半年蔬菜产量129678吨,同比下降5.0%。二是由于气候的干旱的影响,导致我区胡椒采摘时间延后,上半年胡椒产量509吨,同比下降73.2%。三是家禽出栏64.25万只,同比下降21.1%。主要原因是红明居东山作业区的2个养鸡场停产;大坡镇慕榕养鸡场,因为受淡季影响,市面上群众大多选择便宜的鸡购买从而大量客源流失,同时因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原因,致使鸡的出栏量下降。
(三)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在烟草制造业和水泥制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带动下,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36亿元,同比增长6.6%。十二个主要规上工业行业产值呈现八增四降的局面。
八个增长的行业情况。1.烟草制造业21.83亿元,增长7.2%;2.净水设备制造业1.97亿元,增长12.4%;3.水泥制品制造业2.58亿元,增长24.2%;4.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1.25亿元,增长28.6%;5.钢结构制造业1.19亿元,增长34.0%;6.螺旋藻保健品制造业0.19亿元,增长3.8%;7.太阳能发电0.43亿元,增长4.7%;8.中药饮片加工0.37亿元,增长2.1%。
四个下降的行业情况。1.塑料制品制造业1.11亿元,下降19.6%;2.机制纸制造业0.27亿元,下降12.9%;3.机动车牌制造业0.16亿元,下降45.0%;4.加工设备制造业0.01亿元,下降93.3%。
存在问题:一是烟草制造业上半年产量完成12.6万箱,仅增长1.6%,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带动力度不够;二是我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9家,上半年产值下降的企业有8家,占42.1%。
(四)建筑业生产焕发生机
上半年我区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69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高于全市在各区排名首位(全市0.3%、美兰区1.1%、龙华区-0.6%、秀英区-0.2%)。2021、2022年我区建筑业增加值分别下降9.7%和6.0%,分别拉低GDP增速0.6、0.3个百分点,成为影响我区GDP增长的短板,引起我区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引进海建集团2家优质建筑业企业,上半年30家规上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8.1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6.07亿元增长199.8%,增速高于全市在各区排名首位(全市12.0%、美兰区94.3%、龙华区-25.8%、秀英区-20.1%),扭转了我区近两年建筑业增加值和总产值持续负增长并排名全市末位的困境。
(五)限上批发业增长乏力
上半年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完成105.66亿元,同比下降1.9%。五个主要限上批发行业销售额呈现两增三降。
两个增长的行业情况:1.烟草制品批发业88.38亿元,增长2.7%;2.西药及医疗器材批发业5.2亿元,增长44.3%。
三个下降的行业情况:1.矿产品批发业3.83亿元,下降23.5%;2.建筑材料批发业0.83亿元,下降44.7%;3.机械设备批发业3.67亿元,下降26.9%。
存在问题:一是烟草制品批发业仅增长2.7%,拉动作用有限;二是全区现有限上批发业企业共25家,上半年销售额下降的企业有15家,占60.0%。
(六)免税等限上零售业恢复较慢
上半年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含批发额)完成39.1亿元,同比下降2.6%。六个主要限上零售行业销售额呈现三增三降。
三个增长的行业情况:1.综合零售业12.66亿元,增长524.3%;2.汽车零售业0.54亿元,增长1046.5%;3.机动车燃油零售业0.42亿元,增长7.8%。
三个下降的行业情况:1.免税商品零售业23.66亿元,同比下降33.7%;2.家电零售业0.16亿元,下降16.8%;3.液化石油气充气装零售业0.4亿元,下降29.3%。
存在问题:一是我区现有限上零售业企业共18家,上半年销售额下降的企业有10家,占55.6%。二是上半年全区限上商品零售额完成28.85亿元,同比下降26.9%,其中免税商品零售额完成23.66亿元,同比下降33.7%。由于免税商品零售额两位数的下降,引起我区上半年零售业增加值下降0.4%、拉低GDP增速0.05个百分点。
(七)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加快增长
上半年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完成2.88亿元,同比增长21.8%,比一季度18.2%的增幅加快3.6个百分点。其中,客房收入0.78亿元,同比增长67.3%,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