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县残联2024年工作计划7
一、织密织牢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一)全面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
(二)做好“乡村振兴”农村残疾人帮扶工作
(三)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四)做好“扶残助学”教育资助
二、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创业
(一)进一步提升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功能
(二)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三)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四)加强残疾人就业标准化服务
三、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
(一)全面推进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改革
(二)实施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
(三)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四、加强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
五、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
六、持续深化服务改革
一、构建大服务格局
(一)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
(二)民生事实
1、实施困难残疾人康复工作
2、提高残疾人培训就业质量
3、持续优化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
4、继续实施中、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学生资助
5、精准开展残疾人“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
6、配合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7、做好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工作
二、营造大宣传氛围
残联2024年工作计划汇编(2篇)
目录
1.
区残联2024年工作计划 2
2.县残联2024年工作计划 7
区残联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XX区残疾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为根本遵循,落实到扶残惠残的政策措施里,落实到残疾人的工作实践中,落实到为残疾人服务的直接行动上;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兜底与扶持并举、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进一步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一、织密织牢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一)全面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精准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覆盖,推进“两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数据信息比对,“两项补贴”实现精准化动态管理。为全区4500名处于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继续为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三无一靠”成年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 300名以上智力、精神残疾人和其他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电子保姆”居家安养服务、集中托养服务,对享受机构集中托养的残疾人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的服务费补贴;对享受居家安养的残疾人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的服务费补贴,增加服务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残疾人多元化、多层次的托养服务需求。
(二)做好“乡村振兴”农村残疾人帮扶工作。深入实施“智志双扶”项目,全区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农村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落实好就业帮扶、康复服务、无障碍改造、托养等各项帮扶措施。
(三)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全区3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包括庭院、厨房、卫生间、卧室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安装热水器、浴霸、浴椅等无障碍设施,解决重度残疾人沐浴护理等难题。通过改造,解决残疾人居家生活的核心需求,为家居生活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圈无障碍环境。
(四)做好“扶残助学”教育资助。继续为符合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就读的残疾人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扶残助学金,高中学历每人每年1000元,中专学历每人每年2000元,成人自考一次性补贴2000元,大专学历每人每年3000元,本科及以上学历每人每年6000元。
落实好2024年“幸福XX”助残民生实事。稳步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创业
(一)进一步提升区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功能。持续加大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功能。扶持残疾人创办小微企业,开展残疾人网络创业专项行动,支持残疾人从事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等新形式就业。
(二)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新培育1个省级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示范机构,庇护性安置残疾人就业。对首次创业已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两年以内的残疾人给予扶持资金0.5-1万元;对租赁摊床位稳定经营的残疾人按上年度年租金的30%给予资金补贴,最高补贴3万元,补贴期限3年。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等给予扶持。
(三)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提供职业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广泛开展订单式、套餐制等培训,培养一批残疾人高技能人才。持续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四)加强残疾人就业标准化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扎实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活动。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好各类残疾人招聘活动,广泛搜集发布残疾人用工、招聘信息。做好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帮扶和残疾人就业培训实名制统计,做到录入率和服务率100%。
三、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
深入落实《长春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为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0%,预计服务1000人次。
(一)全面推进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改革。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普遍给予补贴,为残疾人了解、申领、选购辅助器具产品、服务提供方便。
(二)实施肢体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入户上门为380名肢体残疾人提供36次康复训练服务,解决肢体残疾人行动不便、外出康复训练困难等问题,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为有需求符合相关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按照各类别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每年康复训练类最高补助2.4万元/人、手术类最高补助2.55万元/人、辅助器具类最高补助6.25万元/人。
四、加强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各类媒体、网站和公众号,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周”“健身周”“特奥日”、“助残日”、“残疾人日”宣传活动,开展“五个一”文化进家庭、进社区项目,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送文艺进基层等活动。严格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确保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加大残疾人健身体育指导员培养力度,深入挖掘残疾人运动员,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和大众体育运动项目,促进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志愿助残和各类助残公益行动,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打造志愿助残品牌。
五、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对残疾人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权意识。依托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残疾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救助服务。认真办理人大、政协交办的议案、建议,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确保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持续推进残疾人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网上信访渠道,落实信访首接首办责任制,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六、持续深化服务改革
优化残疾人服务改革,打破户籍地限制,推进残疾人证办理“跨省通办”、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 、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