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机构
二、突出重点
(一)农民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二)20xx-20xx年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x设投入情况
(三)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情况
(四)其他重点专项资金
1、新增x设用地使用费
2、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
3、被征地农民补偿费
4、其他项目
一、专项资金的投入情况:
二、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三、项目申报下达受理程序
四、资金投入所取得的成效
1、经济效益:全县新增稻谷约吨
2、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高
五、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种粮补贴工作量大
2、农户思想觉悟相对较低
3、个别村委、村小组一级存在落实工作责任心不够强
4、“一卡通”农户办理开户、农户种粮数据录入等工作量大
六、整改措施
1、扶贫资金
2、粮补资金
3、公路建设资金
2.6公里20.8万元的公路硬化补助资金
4、新农村建设统筹金
5、义务教育保障金和文化建设资金
6、合作医疗补助资金
7、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资金
8、油菜种植补贴资金
9、母猪饲养补助
10、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
11、沼气资金
12、低保资金
13、退耕还林资金
14、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15、“三院”建设资金
一、检查内容
1、村干部待遇
2、一孩、双女奖励
3、计划生育辅助
4、良种推广补助
5、农机购置补助
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7、“三老”人员补贴
8、动物防疫补助
9、村医补助
10、养老保险补贴
11、农村基层党组织保障经费
12、教育“三包”政策
13、中等职业免费教育
14、卫生人员培训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
(二)认真检查
(三)纠防并举
一、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
2、新型合作医疗落实情况
3、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落实情况
4、农机具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
5、退耕还林补助兑现情况
6、农村低保发放情况
7、计划生育奖励、补助发放情况
8、涉农税费减免政策落实情况
9、能繁母猪补助情况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
2、严明奖惩
3、广泛宣传
4、健全机制
5、加强监管
三、存在的问题
1、我乡地处偏远
2、群众思想保守
3、我乡基础薄弱
一、工作落实
1、自县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议后
2、召开由村街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参加的专题会
3、街道办、村街联动配合
二、自查结果
1、20xx年度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2、小麦良种补贴
3、棉花补贴
4、玉米补贴
5、自然灾害救助资金: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92.4万元
6、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169.3万元
7、粮食、农资综合直补:20xx年粮食直补资金70.3万元
8、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0xx年家电下乡补助资金18.4万元
9、能繁殖母猪饲养补贴: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29.9万元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
四、整改措施
一、高度重视
二、精心组织
三、全面自查
1、农作物良种补贴:20xx年上级补助资金万元
2、粮食、农资综合直补:20xx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补助资金万元
3、农机购置补贴:20xx年我站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
4、20xx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25万元
一、监督检查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
(二)宣传发动
(三)自查自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
(一)关于扶贫开发资金未实行县(区)级报账制的问题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试点直接统筹资金未专账管理的问题
(三)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滞留的问题
(四)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未实行专账管理的问题
(五)关于农村文化专项资金滞留并超标使用的问题
(六)关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滞留和未实行“一卡通”发放的问题
(七)关于自然灾害救助资金滞留和未实行专账管理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
二、惠民资金的底数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强农惠农资金监管重要性的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三)狠抓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四)切实抓好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清查工作
一、主要做法
二、20xx年以来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一)、20xx至20xx年度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1、20xx年我乡农村低保对象共242户718人
2、20xx年我乡农村低保对象共307户821人
3、20xx年我乡农村低保对象共293户821人
(二)、20xx至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基本情况
1、20xx年我乡危房户共40户
2、20xx年我乡危房户共141户
3、20xx年我乡危房户共312户
(三)、20xx年胡思洞村66户为奖励性住房
三、20xx年专项资金管理落实情况
(一)20xx年4月2日县财政转来20xx年粮种补贴11700元
(二)20xx年4月2日县财政转来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资金计186500元
(三)20xx年4月县财政转来草改款83966.54元
(四)20xx年4月10日县财政转来退耕还林款454333元
(五)20xx年4月县财政转来粮食直补款684664.75元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校领导充分重视
2、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
3、校舍安全工程方面
4、寄宿生营养改善专项资金
5、免费作业本专项进展管理方面
一、高度重视
二、分类疏理
(一)农机购置补贴
(二)农民培训资金
(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四)种养业良种工程
(五)渔政设施
三、按规定使用资金
四、健全管理制度
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自查报告材料汇编(12篇)
目录
篇1: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
篇2: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9
篇3: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13
篇4: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19
篇5: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2
篇6:强农惠农资金专项自查报告 28
篇7:强农惠农资金专项自查报告 32
篇8:乡镇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34
篇9:乡镇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41
篇10:开展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46
篇11:开展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50
篇12:乡镇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52
篇1: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尊敬的张局长及市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非常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工作。现在我根据检查要求将我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个汇报:
省、市召开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以下简称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会议要求,先后召开了全区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推进动员大会、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布置会,传达了省、市会议相关精神。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办副主任朱强任组长,区委农工办副主任张爱祥、区发改委副主任茅慧丽、区财政局副局长曹龙斌、区教育局副局长马x斌等12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对我区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农财科负责全区专项清理和检查的具体工作,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确保自查自纠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突出重点,认真自查
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崇川区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内容,从政策法规、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入手,对20xx-20xx年强农惠农项目逐一梳理,认真自查。本次自查共梳理了4类23各项目,共投入资金65098.6万元,其中本级安排60480万元,省以上补助3144.04万元,市补助1474.63万元。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一)农民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我区农民补贴资金主要有: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对农民补贴资金我区做到:一是按规定分类x专户。x有粮食直补资金专户(核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 )、家电汽车摩托车特色资金专户、农业保险补贴专户;二是按要求及时发放补贴。1、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我区都能按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提前将补贴通过一折通发放到农户手中。07-我区发放粮食直补101.54万元(36、33.43、09年32.11),农资综合补贴393.73万元(07年81万、08年160.08、09年152.65),良种补贴83.5万元(07年14.67、08年38.96、09年29.87)。2、我区为主城区,家电下乡工作面广量大,截止20xx年底,全区共登记备案网点134家,83家与财政所签订代审垫付协议书,全面实行了“网点代审垫,付街道集中转补”的操作模式。09年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0713件,销售金额9359.62万元,累计兑付补贴资金975.6万元.兑付率达97.09%。汽车摩托车下乡全年共发放补贴40.82万元,全年没有发生一次农户投诉现象,家电、汽车下乡各项政策得到了很好地贯彻落实。09年12月底省补贴我区家电下乡资金1296.7万元,补贴汽车摩托车资金63.36万元.两项资金09年底结存343.64万元。3、农业保险。根据《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的通知》精神,我区07-09年为农业保险试点地区,07-09年参保试点的品种有水稻、小麦、油菜、能繁母和奶牛五项,其中参保水稻面积41969.78亩(07年17732.85亩、08年16602.48亩、09年7634.45亩),参保小麦面积12302.44亩(08年6292.45亩、09年6009.99亩),参保油菜面积12369.34亩(09年12369.34亩),参保能繁母猪369头(07年180头、08年80头、09年109头),参保奶牛159头(08年77头、09年82头),以上参保项目的参保率都达到100%。由于我区耕地面积少,农户种植面积小的实际情况,保费除市以上财政给予补贴外,其余全部区财政给予补贴,确保了农业保险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遵守制度,规范操作。我区按规定做到补贴资金公示制、电话回访制、定期抽查制。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及良种补贴按村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不少于7天;家电下乡补贴,街道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农户电话回访率不得低于20%,防止骗补。区财政和商务局定期对网点进行抽查,不合格或有骗补嫌疑的,责令整改,整改不过关的就取消其网点资格。
(二)20xx-20xx年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x设投入情况
我区农业和基础设施x设主要有:农桥x设、农路x设、农村小型泵站x设。07-09年我区在狼山、观音山两地区x设农桥16座(07年2座、08年9座、09年5座),总投资184万元,其中省补助91.4万元,市补助54.8万元,区配套37.8万元。07-09年在观音山x设农路45.75公里(07年12.5公里、08年33.6公里),投资额为787.06万元,市区按1:1比例负担。我区09年对观音山地区87座小型泵站进行了更新改造,计划投资746万元,市区按1:1比例负担。上述项目都是由街道为主进行实施,农经局负责技术指导,财政局负责资金拨付和管理,纪检、发改委及审计部门参与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实行区级报账制管理。农桥、农路这两项工程竣工后,项目区的农民群众得到了很大的方便,近郊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得到较大改善。
(三)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情况
我区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主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村低保、农村河道整治、农村义务教育等投入。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是我区20xx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惠民政策,09年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07、08年我区共投入1013万元,其中省补助11万, 07年新型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为人均66元,08年为人均128元,由区街两级各负担50%,参保农民交20元参合基金,区奖励20元门诊代币券。两年参保达7.27万人次。2、农村低保,07-08年支出569.8万元,其中省市补助27.8万元,本级安排542万元,目前我区农村低保已经与城市低保全面并轨标准为340元每人每月,另发放实物补贴30元每人每月。截止09年底农村低保人数为816人。3、河道整治,我区08、09年对观音山、狼山两地区29个村189条河道进行整治,计划总投资1850.8万元,其中市已补助569.8万元,区配套1048.万元。目前189条河已全部完工,使河道所在村河流畅通,水质变清,受到当地老百姓一致好评。 4、农村义务教育,目前我区农村学校有观音山镇的观河中学、八一中学、八一小学和狼山镇的五山小学等四所学校,07-09年区本级共安排教育经费13084万元,省市补助113万元,我区已经在20xx年全面实施了“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三年中我区不仅解决了农村教职工的购房补贴、绩效工资改革等刚性支出,还对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对初中校舍进行了改扩x、五山小学操场扩x),20xx年全区高分通过省教育评估院对我区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的验收。
(四)其他重点专项资金
1、新增x设用地使用费。20xx-20xx年省返还我区新增x设用地使用费7848万元(07年1899万元、08年2778万元、09年3171万元),指标全部到我区,07、08年返还款已进支农资金专户,08年我区以观音山街道为实施主体,通过“观音山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和农田保护”项目,向省申报了07年省级返还新增x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由于我区为主城区,城市化推进不断加快,观音山街道将面临大规模拆迁,07年项目未能实施,08、09年没有申报项目,3年的资金未挪作他用,全部结存在支农资金专户。
2、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20xx-20xx年我区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为1447万元(07年647万元、08年90万元、09年71万元),此项收入也因我区为主城区,没有项目,未能实施,资金未作他用。
3、被征地农民补偿费。我区07-09年被征地农民补偿费执行的是通政发【20xx】10号文件,三年收取费用34339万元(07年14913万元、08年11949万元、09年7477万元)。从执行10号文件至09年12月底,全区共安置失地农民26233人,其中:观音山模拟10号文件封闭运作的1639人,文峰街道平均分配的1618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22976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22976人中:按月领取的5560人,一次性领取的`17416人,一次性领取占比75%,将来风险比较大。
4、其他项目。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为34.6万元,该项目是我区07、08年安排的送戏下乡、农家书屋等专项经费。高效设施农(渔)业415.6万元,为省、市、区投资的10个农业项目,该项目大都已完工验收。其他农业项目579万元,为省、市补助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贴息、农业三项工程等12个项目。现代农业园区x设50万元,该项目是农工局对观音山街道农业园区土地流转的补助。另安排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23万元。
通过本次自查,我区总体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良好。基本上能做到对各类资金项目x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或下达专项执行文件,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能做到及时足额拨付到户;未发现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财政预算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上级下达的强农惠农指标、上级专项拨款基本上转入支农专户进行专项管理;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问题。
篇2:强农惠农资金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广东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局按照要求对强农惠农资金进行细化分项,具体分为四大项: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2)农村沼气x设、农村基础设施x设。(3)扶贫资金。(4)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分为十一小项:其中包括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村沼气x设、省人大农田水利基本x设议案、基本农田整治资金、市级标准化农田资金、巩固和完善农业示范区资金、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资金、扶持农村贫困泥砖房改造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
对以上各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了清理和检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专项资金的投入情况:
20xx-20xx年良种补贴共投入 万元;
20xx-20xx年粮食直补共投入 万元;
20xx-20xx年农资综合补贴共投入 万元;
20xx-20xx年农村沼气x设共投入 万元;
20xx-20xx年省人大农田水利基本x设议案、基本农田整治资金万元;
20xx-20xx年基本农田整治资金 万元;
20xx-20xx年市级标准化农田资金 万元;
20xx-20xx年巩固和完善农业示范区资金万元;
20xx-20xx年扶持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万元;
20xx-20xx年扶持农村贫困泥砖房改造资金万元;
20xx-20xx年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万元;
以上合计 万元。
各项目已全部用于项目x设,个别有结余。粮种补贴、种粮直补、综合补贴、扶持贫困村发展经济资金、扶持农村贫困村泥砖房改造资金等项合计万元,由县财政局直接管理拨付。其余资金 万元由农业局管理实施。具体细项分别说明。
二、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在项目资金使用受理中,我们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实施办法的通知》(粤财农[20xx]117号)的规定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度受理.使用情况具体看细项说明。
三、项目申报下达受理程序
每年在项目申报前,我们在各有关镇申报的基础上,派出专门人员进行逐个核实。然后根据实际进行编制《可行性报告》上报给市有关部门,经市有关部门审核后逐级申报,然后按省市下达的x设任务进行x设受理,编制《实施方案》再逐级上报,待批复后进行实施x设。
四、资金投入所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通过中央、省、市、县农业的不断投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全县新增稻谷约 吨,新增产值约为万元;20xx年种粮补贴工作实施后,全县新增稻谷约 吨,新增产值约为 万元;20xx种粮补贴工作实施后,全县新增稻谷吨,新增产值约万元,新增玉米产量约 吨,新增产值约为 万元。
2、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高, 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粮食高产创x项目活动,对促进粮食增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种粮补贴工作量大,时间紧,程序较复杂,核算难度大。
2、农户思想觉悟相对较低,小农意识较强,为了个人的利益,存在侥幸的心理,多报、虚报种粮面积的情况时有发生。
3、个别村委、村小组一级存在落实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把关不够严等现象,对我县种粮补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4、“一卡通”农户办理开户、农户种粮数据录入等工作量大,需时较多。
六、整改措施
20xx年,我县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县纪委的要求,根据工作实际,对种粮补贴工作作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并以县政府的名义下发到个镇(办事处)和相关单位,要求严格按照本实施细则做好种粮补贴各项工作。《细则》对种粮补贴面积的申报程序、申报时间、补贴资金的发放以及违反补贴政策的处理等方面的工作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确保了政策的落实。
篇3:强农惠农资金自查报告
按照樟树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4号文件要求,我镇对20xx年以来各级财政下发的“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等20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自查,并将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从自查情况显示,我镇对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始终坚持了“一足、二督、三公、四专、五不准”,即
一足:各级财政下拨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都及时足额到位。二督:一是督办,每接到一项惠农资金下发通知,镇主要领导立即督促分管领导及办事人员按相关规定迅速办理;二是督查,对各项资金的落实到户情况,镇都派有专门督查组跟踪督查。三公:镇村组三级干部和中小学领导对粮补面积、低保、贫困等救济救助对象都能公布、公平的确定,并以政务、村务公开的形式张榜公开,从未利用职权行私情;对上级财政投资的开发项目和“三院”建设项目都是向社会进行公开、公平竞标。四专:对20项涉及到的强农惠农资金落实均针对性的配有专抓人员,做到了专款专用,建立了专账,并利用“一卡通”打入了享受者的专户账号。五不准:在落实惠农资金中镇党委、政府反复强调各级干部和经办人员对所有涉及的强农惠农资金不准滞留、不准挪用、不准挤占、不准代扣任何款项,不准优亲厚友,并定为纪律在督查时重点督查,若有行私舞弊,一经查实,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由于领导重视,各级干部纪律严明,到目前未出现因强农惠农资金不到位而上访的现象,全镇20xx年和20xx年两年共落实强农惠农资金17项,1163.42万元,已发放1150.32万元,占各级财政下拨的98.9%。具体到位资金如下:
1、扶贫资金。该项资金仅20xx年省扶贫办以我镇边远贫困的袁江村委维修电排站的名誉下拨2万元,镇财政所将2万元及时拨付给了袁江村委。
2、粮补资金。上级财政下发我镇20xx年和20xx年种粮补助分别为247.9万元和330.59万元,我镇采取先二次公布水稻种植面积,后按无异议的核实面积计算出各农户应补资金再一方面将粮补资金通知书发至农户,另一方将应补资金计算出花名表交昌傅信用社直接打入各农户的“一卡通”,两年共落实到位578.49万元。
3、公路建设资金。20xx和20xx两年我镇仅有港东村委享受了
2.6公里20.8万元的公路硬化补助资金,该资金镇财政所将市下发的20.8万元及时全额拨予了港东村委,其余硬化资金是该村委自筹解决。
4、新农村建设统筹金。经上级批准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xx年3个,20xx年5个,这些试点村的建设项目经验收两年共下发统筹金73.94万元。款由上级财政按验收结果和补助标准及时足额的分别直接拨付给试点村。
5、义务教育保障金和文化建设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我镇按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执行,一是按“一费制”标准,全面免除学杂费。仅享受免除的小学生120人,免除总额9090元。二是公平合理的'免收教科书费。按照学生贫困情况,20xx年免收教科书的小学生1443人,占贫困生的100%,免收额9.23万元;免交教科书费的初中生821人,占贫困生的100%,免收额7.75万元。三是贫困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两年共有284名中小学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补助。其中初中生216人,补助金额4.17万元,并对36名非贫困寄宿生补助3240元;四是文化建设投入加大。近年来用于文化站、农民读书协会、文艺业余剧团,放影队等文化建设资金0.8万元(不含省市送戏下乡开支),其中上级投资0.8万元。
6、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全镇两年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分别为21490人和21328人,参合率88.32%和85.2%;参合农民均为10元/人年,其中2元/人年为个人账户用于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支出,8元/人年列入统筹账户为参合农民住院支出,全镇参合病者住院年报销额为66.86万元和94.42万元,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7、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资金。市已到位的7万元卫生体系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的改善和10所村级卫生服务所达标建设,还有3万元待市拨。
8、油菜种植补贴资金。去年该项资金按据实面积亩补10元,如数打入了种户的“一卡通”。
9、母猪饲养补助。按兽医人员逐户调查核实能繁母猪的存栏数50元/头直接打入养户“一卡通”,共补10.38万元。
10、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0xx年我镇举办阳光工程培训 期,受训人数209人,培训经费9.21万元,免费职介3.44万元,婚上级拔给15.56万元。
11、沼气资金。全镇两年建成验收沼气池71只,按建成池补助标准除去市沼气办统发的施工费和材料费,剩余资金由市沼气办转入我镇代发,两年分别代发0.28万元和1.9万元。
12、低保资金。20xx年全镇低保对象798人,其中农村763人,发放生活保障金21.8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拨付17.5万元;20xx年低保对象819人,其中城镇57人,年发低保金37.6万元,其中上级财政下发30.79万元,两年低保额中含市民政局统发的城镇低保费。
13、退耕还林资金。该项资金的发放由镇林业员协同上级林业部门按成活率要求和造林效果进行实地验收的面积直接打入造林、营林者的“一卡通”,两年共给林权者退耕还林补偿金143.5万元,其中粮食折现130.9万元。
14、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对灾害救助采取“认真核灾,款物专用,照顾重灾”办法,救助优先安排吃、住、穿、医等特困户,两年共有1589户特困户、重灾户通过“一卡通”领到了救助款物,发放救助金42万元,粮食公斤,衣被35件。
15、“三院”建设资金。镇敬老院现有老人25人,其中近两年接纳11人,年均拨付生活供养费2.8万元,其中上级补偿2.52万元;20xx和20xx两年用于兴建改造敬老院的投资13.4万元。16、饮水工程资金。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重点投放于地下水源缺的贫困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06年上级补助9.4万元,已拨付安阳圩上村2.2万元;其余也都划归各试点村理事会账上。
强农惠农政策涉及各个行业,千家万户,全面认真的贯彻执行惠农政策是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人民的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工作,因此在自查中我镇坚持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使涉及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的每个环节工作都落到实处。一是强化责任。成立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组。建立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责任制。二是全面公示。进一步增强强农惠农资金发放使用的透明度。镇以抄报单的形式将各村委涉及的资金数额抄送给村委,村委5月10日之前张榜公示。三是彻底纠改。昌傅信用社对惠农资金有时打“卡”不及时,少数享受者不能及时领到资金,镇找到该社主任交待;每项资金到账三天内应全部录入“一卡通”。少数村委干部认为资金通知书发不发无所谓,只要一卡通上不少农户的钱就不要紧,针对这一情况镇机关全体干部分工负责将留放在村干部处的216份资金通知书和58本信用卡全部发放到应持者。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公示,公正、公平、公开的管好用好各项惠农资金,使农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并建议强农惠农政策适当侧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利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农村交通条件。
篇4: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有关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减轻农牧民群众的负担,及时发现和纠正减轻农牧民群众负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根据革吉县基组办有关文件要求,我驻加布村工作组对加布村20xx年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内容
针对农牧民群众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我工作组及时调整农牧民群众负担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执行和落实减轻农牧民群众负担的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积极督促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1、村干部待遇,罗马村共有村干部人,20xx年共落实村干部工资元
2、一孩、双女奖励,20xx年加布村共有4人,按照每人补助720元,落实奖励资金2880元,20xx年和20xx年分别为5人,落实补助资金3600元。
3、计划生育辅助,20xx年计划生育辅助共有三人(低保一人),落实补助金共计500元,20xx年共有11人,其中低保户共有四户共补助1200元,剖腹产一户补助300元,其余补助100元,落实补助金共计1900元。
4、良种推广补助,20xx年共推广良种443亩,每亩补助59元,共落实补助资金26137元。
5、农机购置补助,20xx年加布村共有7户购置农用机械7台,每台政府补助7770元,20xx年共落实农机购置补助资金54390元。
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加布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为49人,20xx年共落实补助资金33460元,其中类人员为6人,每人补助1070元,B类人员5人,每人补助772元,C类人员38人,每人补助610元。
7、“三老”人员补贴,加布村“三老”人员共三人,每人补助1500元,20xx年共落实补助资金4500元。
8、动物防疫补助,加布村动物防疫人员共有4人,20xx年和20xx年每人补助856元,落实资金3424元,20xx年每人补助1200元,共落实补助资金4800元。
9、村医补助,加布村共有村医4人,20xx年和20xx年每人补助410元,共落实补助资金1640元,20xx年村医为2人,每人补助2400元,共落实补助资金4800元。
10、养老保险补贴,20xx年养老保险人员为28人,每人补助660元,落实资金18480元。
11、农村基层党组织保障经费,加布村基层党组织一个,保障经费1300元,其中村委会800元、村支部500元。
12、教育“三包”政策,20xx年为54人,20xx年为62人,20xx年为69人。
13、中等职业免费教育,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分别为都为6人。
14、卫生人员培训,20xx年培训人员为2人,20xx年培训人员为2人。
二、主要做法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驻加布村工作组对加布村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逐项进行检查,核实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认真总结监督检查工作情况,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扎实开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驻加布村工作组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认真检查,务求实效。这次检查重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驻加布村工作组紧紧抓住落实责任这个关键环节推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按职责将任务逐一分解,明确分工,明晰责任,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纠防并举,注重预防。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创新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不断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5: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各位领导来我乡就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这既是对我乡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近年来我乡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老军乡辖10个行政村,38个社,共有1812户,7618人,耕地面积6.04万亩,常年播种面积2.2万亩,保灌面积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结合传达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减负的长效机制,及时督促落实支农惠农的`各项优惠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xx年,全乡农业增加值达到1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10元。全乡群众共享受各类政策性补助款项 342.9万元,人均受益 450元。
一、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我乡共有中学1所,小学7所,共有学生621人, 20xx年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免除346名小学生学杂费、课本费5.6万元,免除275名中学生学杂费、课本费4万元,拨付住宿生生活补助8.8万元,共222人,人均396元。
2、新型合作医疗落实情况。我乡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诊所13个。近年来,我们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20xx年,全乡有6478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6.7%,统筹帐户报销住院人数167人,报销金额15.34万元,报销门诊医疗费970人,报销金额4.5万元。为参加合作医疗的6417人进行了免费体检,体检率达99.1%。民政医疗救助203户,735人,1.47万元;62人享受了大病医疗救助,共计补助金额6.19万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有效解决了我乡群众,基本医疗无保障,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的问题,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
3、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落实情况。根据国家政策,我乡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20xx年,共发放粮食直补款和农资综合补贴 40.9万元,人均 53.7 元,大大提高了全乡群众的种地积极性。
4、农机具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20xx年,我乡群众共购置补贴性农机具110台,获得国家补贴资金 7.7万元,户均 42.5元,切实改进了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5、退耕还林补助兑现情况。我乡自以来累积完成退耕还林2.6万亩,每年获得国家粮款补助221.7万元,人均291元。同时乡上成立专门的粮款兑现领导小组,确保了100%的兑现率。
6、农村低保发放情况。20xx年,我乡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522人,享受低保资金 11.6万元,民政供养五保户、孤寡老人35人,每年享受资金 6.28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乡特困家庭、弱势群体的生活生计问题。
7、计划生育奖励、补助发放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重点保障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维权建设和基础平台建设,坚决落实计划生育奖励、补助政策。20xx年至今,我乡累计落实计划生育事业经费30万元;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3万元;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16人,扶助资金1.87万元;为104户二女结扎户储蓄养老金7.2万元;落实独生子女保健费1.15万元;发放特困家庭救助金1200元。开创了全乡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8、涉农税费减免政策落实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全乡减免农、牧业税费42万元,农民人均减负 55 元,同时乡上积极筹措资金,解决了村社干部报酬,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9、能繁母猪补助情况。今年新上报能繁母猪10头。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我乡对每一项惠农政策的落实,都采取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分头抓,上下一心,靠实责任,确保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2、严明奖惩,健全考核机制。乡政府与各村签订工作责任状,将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综合考评。对惠民政策落实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对管理成效差的单位和个人,停发年终工资;对考核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照规定予以追究,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广泛宣传,提高惠民政策的知晓率。由于我乡地势偏僻,信息闭塞,群众对部分政策认识的少,导致错误的理解,阻碍了政策的落实。为此,乡上加强对各项惠民政策的广泛宣传,利用张贴标语、公示栏、召开会议和惠民政策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让群众全面了解惠民政策的落实范围、条件和标准。并由各包村领导牵头,及时召开群众会,宣传有关政策,解答群众疑问,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能达到家喻户晓,为推动惠民政策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引导群众按法律办事,按政策办事,行使自己正确的、合法的权利,从而促进了政策的落实。
4、健全机制,确保运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管理规范、对象准确、发放及时、保障有力的惠民政策落实机制。为确保各项惠民政策款项的落实,乡上对各种政策性的款项实行专户统管、专款专用,坚决禁止侵占和挪用,每次款项的拨付都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后,方可下发。乡上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建立管理数据库,确保扶助对象准确,随时掌握和公开惠民动态变化情况。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做好扶助对象摸底,组织村民代表进行评议,按照由重到轻的顺序确定扶助名单,并对扶助对象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才能逐级上报审批。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惠民资金兑现到群众手中,切实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党的政策惠及每一个人。
5、加强监管,保证群众合法权益。由乡纪委牵头,坚持对各种惠农资金的管理和落实兑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了各项资金的封闭运行和直补资金制度的落实。有效预防了截留、克扣等问题的发生。并严格施行村务公开制度,对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