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稿:练就项目谋划“真功夫”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VIP免费

提纲:

一、深刻领会

二、审时度势

三、锚定方向

四、精准发力

五、筑牢防线


党课稿:练就项目谋划“真功夫”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县委党校,围绕“练就项目谋划‘真功夫’,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这个主题,和大家作一次交流。安排这样一堂课,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动员全县上下的思想和力量,共同研究和探讨在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我们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项目谋划,为XX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项目,长期还是靠项目。可以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发展成果,都凝结在过去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之上;我们明天想要实现的一切发展蓝图,也必须落实到未来一个个坚实的项目之中。因此,在“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历史节点上,每一位在座的同志,作为全县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打破部门、层级和领域的界限,促进思想的碰撞和经验的交流,共同围绕县域发展大局,全面提升项目谋划的能力,增强我们运用产业化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富有创意、饱含潜力、能够重塑XX未来的“金点子”,通过科学的论证、精准的谋划、有力的推动,转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地的好项目、大项目。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

首先,我们必须在思想深处,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更加清醒、更加深刻的认识。项目建设绝不是发改、财政、商务等几个经济部门的事情,它是关乎全县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工程,是检验我们各级干部能力和作风的“经验交流”。

第一,项目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投资是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项目的本质就是有效投资的载体。回顾过去,无论是“十五”期间我们完成的近XX亿元投资,还是“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我们上马的一批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工程,都为我县的经济总量扩张、财政收入增长、城乡面貌改善提供了最根本的支撑。面向未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如果我们不能在项目数量、投资体量和建设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发展就会失速,差距就会拉大,我们就可能在百舸争流中落于人后。根据我们的初步统计,全县“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XX亿元,有力支撑了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展望“十五五”,要实现我们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没有年均百亿以上的投资强度,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些投资,不会凭空而来,必须依靠我们谋划、争取和落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

第二,项目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加速器”。一个地方的产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其产业结构是否优化、产业链条是否完整、产业生态是否健康。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项目建设来调整、来塑造。一个优质的龙头项目,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催生一个产业集群的崛起。过去,我们的一些传统产业之所以面临瓶颈,根源在于缺乏能够引领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我们的一些新兴产业之所以“只开花不结果”,关键也在于缺乏能够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核心项目。因此,谋划项目,绝不能仅仅是“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必须紧紧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的目标,用项目的“增量”来调整产业的“存量”,用项目的“高质量”来引领产业的“高层次”。一个投资XX亿元的新材料项目,可能彻底改变我县工业的短板;一个投资XX亿元的文旅融合项目,可能让我们长久以来的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便是项目的“蝶变”效应。

第三,项目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压舱石”。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项目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无论是修建一条新的道路、一所新的学校、一座新的医院,还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最终都会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好的项目,可以创造更优美的城乡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XX、扎根XX,为我们的产业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最终实现聚势蓄能,惠及一方百姓。可以说,每一个民生项目,都是一块温暖人心的“压舱石”,都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生动的体现。抓好项目建设,就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最直接的行动。

二、审时度势,清醒认识“十五五”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谋划项目,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必须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环境有清醒的判断。“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对XX县而言,这五年既充满了严峻的挑战,更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机遇。

我们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这给我们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市场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过去那种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周边的兄弟县市都在奋力奔跑、争抢资源,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空前巨大。从自身看,我县的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土地、环境、能耗等要素制约也日益趋紧。这些都是我们在谋划“十五五”项目时必须正视和破解的难题。

但我们更要看到,挑战之中孕育着更大的机遇。谁能看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带来的政策机遇。党中央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们这样的生态优势地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国家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类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都为我们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我们的生态资源、农业基础、红色文化,都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这些优势和政策精准地“翻译”成一个个符合投向、具有竞争力的好项目。

二是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带来的换道超车机遇。当前,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绿色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这为我们这些后发地区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可能。我们或许在传统赛道上不占优势,但可以在新赛道上实现并跑甚至领跑。譬如,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风、光、水资源,谋划一批新能源项目;可以利用我们的生态优势和中药材种植基础,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和文化旅游,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这要求我们的眼光要更远一些,思维要更新一些,敢于谋划一些代表未来方向的引领性项目。

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我县独特的生态产品、绿色农产品、康养旅游服务,恰恰契合了国内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我们背靠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完全有条件通过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在区域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把我们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这需要我们用市场的逻辑、产业的思维来谋划项目,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十五五”时期,对XX县而言,是一个战略窗口期、转型攻坚期、发展加速期。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聚焦城市能级跃升、产业生态重构、生态价值转化、民生服务升级等关键领域,以超前的眼光、非凡的魄力,谋划和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锚定方向,科学确立“十五五”时期的项目主攻点

方向明,则步履坚。谋划项目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有清晰的战略指向。结合我县的资源禀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我认为,“十五五”期间的项目谋划,应重点围绕以下四个主攻方向展开。

第一,聚焦“能级跃升”,谋划一批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的项目。县城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城乡融合的节点。县城的能级决定了我们吸引和集聚资源的能力。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让县城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强磁场”。一要谋划城市更新项目。针对老城区功能退化、设施陈旧等问题,系统谋划一批片区改造、管网升级、风貌提升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焕发老城活力。二要谋划新区拓展项目。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空间,高起点规划建设XX新区,统筹布局教育、医疗、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新的城市增长极。譬如,我们可以谋划总投资约40亿元的“XX新城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三要谋划智慧城市项目。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谋划建设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项目,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第二,聚焦“产业重构”,谋划一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项目。产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我们必须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以“融合思维”和“链式思维”重构我们的产业生态。一要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围绕我县现有的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谋划一批技术改造、节能降碳、数字赋能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项目,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譬如,我们可以谋划一个“XX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园区内废物资源化利用,打造绿色化工的标杆。二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立足我们的资源优势,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党课稿:练就项目谋划“真功夫”提升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