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包两带”的提出背景
二、“两包两带”的主要做法
三、“两包两带”的进展和初步成效
调研报告:XX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包两带”工作机制调查
XX县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探索推行以“党员县级领导包联片区、部门单位包联村,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为主要内容的“两包两带”工作机制,调研开局、创新开路,进行了积极探索。近期市委政研室就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两包两带”的提出背景
XX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县域面积229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近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以黄帝文化为主的旅游产业、以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动XX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生产总值迈上XX亿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突破XX亿元,工业产值达到XX亿元,农业产值达到XX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3.9%,总体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是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态势相比,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缓慢,不适应、不协调比较突出,仍然面临“人口缩减化、城乡割裂化、产业低效化、文化碎片化、配套滞后化、风貌无序化”等“六化”痛点问题,为破解这些问题,XX立足现阶段县情实际,创新推出了“两包两带”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落实以工哺农的现实需要。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GDP达到700—XX美元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20XX年,XX县完成生产总值XX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XX万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XX元、XX元,工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XX亿元,位列“西部百强县”第63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财政状况使XX有基础有能力落实以工哺农战略,近几年在农业方面投入的资金均超过4亿元,投入农村的大量资金更需要构建良好的机制来确保投向更精准、使用更高效。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伍”的现实需要。目前XX全县村干部共有566人,其中50岁以上占比62.9%,60岁以上占比9.9%;学历在初中及以下占比50.5%;本科及以上学历仅为1.1%,村级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是普遍现象。脱贫攻坚最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两包一联”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巩固和提升这一机制,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两包两带”工作机制就是这一好做法的延伸和深化。
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XX县总体已步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对标国家政策,结合县情实际,在制定《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了“三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在隆坊、阿党、田庄、桥山4个乡镇,建设以果业为主的塬面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在店头、双龙2个乡镇,建设“黄店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绿色循环双碳示范区,通过“两包两带”工作机制,扎实地把规划蓝图描绘在XX的山川大地。
锤炼干部作风的现实需要。XX县县直单位中不少干部都是“三门”(家门、校门、机关门)干部,对什么是农村实际,什么是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了解不深。XX县积极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三个年”活动的工作部署,通过“两包两带”机制这个平台,让105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垂范,带动和促进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转变作风,在扎根基层中熟悉情况、谋划对策,补齐对基层了解不够深不够实这个短板。
二、“两包两带”的主要做法
“两包两带”工作机制是对以往“两包一联”“两带一提”机制的延伸和深化,按照“当年固底板,半年见成效,年年有提升,三年大变样”的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整合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合理划分片区,成立专班推动。XX县将全县105个村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原则,划分为24个片区,由24名党员县级领导干部包片,每个村都由县直部门包抓,其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村乡村振兴“特派专员”。同时建立包抓机制,领导小组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负责制,3名县级领导任副组长,18名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有综合协调、政策业务、宣传培训、规划衔接、督导考核5个工作组和1个智库团队,抽调24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确保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帮带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了覆盖全域、全面推进的工作合力。
注重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带动。XX将县域内优势明显、资源优越、基础较好的43个村确定为强村,带动其余62个中等村或弱村,由村“两委”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在产业、技术、营销、经商、劳务方面突出的649户“大户”带动1658户一般户、脱贫户和“三类户”的“小户”。一带基层党建。采取组织联动、资源联享、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服务联手等形式,在支部建设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引领发展等方面找差补短、共同提升。二带产业发展。通过整合资源、共享经验、项目扶持、抱团发展等方式,帮助弱村培育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阿党镇丁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旅游采摘观光农业,带动整村参与土地流转、劳务输出。三带设施改善。强村发挥争资金、跑项目等方面经验和优势,帮助弱村改善村庄环境和设施条件。店头镇七丰村积极对接天然气公司,帮助厚子坪村落实了天然气入户项目。四带乡村治理。联合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隆坊镇上官村带动冯家河村划定党员巷道长卫生责任区,每月组织1次卫生大评比,帮助群众除陋习、树新风。五带就业创业。强村通过吸纳就业、指导创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弱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店头镇河腰村的致富能人依托新技术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带动13户小户发展草莓、樱桃棚栽业,走上了共同富裕的路子。
科学合理规划,实行挂图作战。XX县聘请全国知名三农专家吴传道团队和市内专家团队,科学制定《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华标识村片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重点村)发展规划,明确了“一带+一路+双核+三区+X个项目集群”的空间布局。按照既定规划,XX县制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两包两带”工作《作战图》,夯实包联县级领导、乡村振兴特派专员、乡镇部门领导和村组的责任,坚持长短结合、统筹发展,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分别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