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强化顶层设计
(二)聚焦精准施策
(三)夯实维权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体制机制协同效能不足
(二)市场主体参与深度不足
(三)社会共治氛围尚未形成
(四)资源要素支撑存在短板
三、下步打算
(一)健全长效机制
(二)深化培育指导
(三)创新宣传模式
(四)夯实基础保障
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度放心消费培育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消费环境的决策部署,积极构建“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格局,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在2025年度扎实有序地开展了放心消费培育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年,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围绕年度工作目标,坚持系统谋划、分类实施、多点发力,全面推进放心消费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化工作体系
自年初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放心消费培育工作,将其作为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一季度,组织召开全区放心消费培育工作启动会,传达省、市局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基层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的工作实施方案与任务分解表,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聚焦精准施策,深化分类培育指导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经营业态和规模的市场主体,实施精细化、差异化的培育指导策略。一是开展“一对一”实地帮扶辅导。组织业务骨干,先后深入XX所、XX所、XX所、XX所、XX所、XX所等基层市场监管所,开展现场交流与精准指导。通过面对面答疑、案例分析、流程演示等方式,帮助一线监管人员厘清工作思路,掌握申报标准与操作规范,累计开展实地辅导12次,培训基层工作人员80余人次。二是组织系统性宣传引导。全年累计组织召开企业培训会、政策解读会6场,围绕创建标准、申报流程、承诺践诺等核心内容进行系统讲解。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立咨询台、现场演示操作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参与创建工作对于提升品牌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有效激发了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三是实施个性化培育指导。根据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网络零售等不同行业特点,编制分类指导手册,帮助企业对照标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申报材料。同时,积极引导已申报单位将放心消费承诺融入日常经营,建立完善的消费纠纷和解机制,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
(三)夯实维权基础,拓展基层服务网络
将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作为放心消费培育的基石工程,着力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大型商超、市场街区、旅游景区等消费集中场所,大力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的设立与规范运行。截至目前,已在全区范围内指导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47个,覆盖了主要商圈和社区。这些站点实现了消费纠纷的即时响应、快速处理,将大量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同时,大力推广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将其作为衡量商家服务诚意的关键指标。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引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更多商户加入承诺行列。截至目前,全区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的单位已达453家,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此外,积极培育放心消费集聚区,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个区域消费环境的整体提升。目前,全区共申报放心消费集聚区32个,形成了一批消费环境优、示范效应好的区域性消费中心。
通过一年的努力,XX区市场消费环境得到持续优化,消费者信心稳步提振,为区域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放心消费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当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制机制协同效能不足
放心消费创建工作涉及市场监管、商务、文旅、公安等多个部门,目前虽已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尚不顺畅,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协同惩戒的合力未能完全形成。个别单位存在行动迟缓、责任边界不清、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同时,针对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激励与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未能完全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导致部分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内生动力不足,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
(二)市场主体参与深度不足
部分企业对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一些经营主体存在“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