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引育留用”关键环节
(一)聚焦精准靶向
(二)聚焦需求导向
(三)聚焦拴心留人
(四)聚焦人尽其才
三、加强组织领导
在XX县委党的建设(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度县委党的建设(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总结我县今年以来的人才工作,审议有关制度文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刚才,我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的重要篇章和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精神,书面听取了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的年度人才工作述职报告,并审议通过了《XX县党员领导干部服务人才工作方案》和《XX县人才公寓管理使用办法(试行)》两个重要文件。大家准备充分,审议认真,体现了对人才工作的高度负责。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县委决策部署,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显著增强,各项举措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新成效。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标先进地区的激烈竞争,我县的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比如,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突出;人才结构与产业布局匹配度不高,部分重点领域“一将难求”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引育留用”全链条的服务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人才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层面,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仍需进一步凝聚。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必须下大力气攻克的堡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和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核心要义。
第一,做好人才工作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党管人才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抓人才工作就是抓发展、谋未来。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将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人才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我们要引导广大人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第二,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XX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确定的生态立县、旅游强县、产业富县等发展战略,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无论是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还是社会治理的精细高效,归根到底都要靠人才来支撑和驱动。可以说,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超常规的举措和突破性的机制,广开纳贤之门,厚植人才沃土,全力将我们的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第三,做好人才工作是应对区域竞争、赢得未来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放眼全国,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引才政策不断加码,服务环境持续优化。我们身处其中,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作为、奋起直追,努力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为XX的长远发展积蓄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二、聚焦“引育留用”关键环节,全链条提升人才工作质效
人才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的全过程。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围绕人才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精准施策、协同发力,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在XX这片热土上创新有条件、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一)聚焦精准靶向,在“引才”上实现新突破。引才是人才工作的“第一道工序”。要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转向“精准滴灌”的靶向引才。一要围绕产业“按图索骥”。要紧密结合我县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生态旅游、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链和发展方向,编制发布《XX县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变“天女散花”为“按需引才”。要发挥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联动效应,把引进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与引进一批人才同步考量、同步推进。今年我们通过重点项目成功引进了17名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这个做法要继续坚持。二要创新方式“筑巢引凤”。要继续深化“市委书记进校园”等品牌活动,主动走出去,奔赴重点高校和人才富集地区开展专项招聘。同时,要拓宽引才视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推行“候鸟式”聘任、项目合作、技术入股、顾问指导等柔性引才模式。今年我们柔性引进了5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我县产业发展顾问,为我们破解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善于利用校友、商会、乡贤等资源,发挥“以才引才”的链式效应,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引进网络。三要拿出政策“真心引才”。人才是宝贵资源,在政策支持上必须舍得投入。要持续优化我们的人才政策“工具箱”,在项目资助、科研经费、安家补贴等方面,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政策优势。对顶尖人才和团队,要敢于“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真正体现求贤若才的诚意和决心。
(二)聚焦需求导向,在“育才”上取得新成效。引才不易,育才更难。我们必须坚持内外结合、长短结合,构建系统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一要建强本土人才培养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聚焦提升干部的“七种能力”,科学设置培训课程,不断提升我县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要建好用好我们的职业技术学校,这是我们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我建议,由县教育局、人社局牵头,联合我们的重点企业,比如XX绿色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