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
二、聚焦关键
三、强化担当
在XX县“XX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暨‘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题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XX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暨‘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题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XX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全面迎接XX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系统总结我县“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县XX局、县XX局等5家牵头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既亮出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更明确了方向,听后很受启发。县政务服务中心也结合全县改革的整体情况,对流程堵点和要素规范等共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整改路径,我完全同意。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是衡量我们政务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核心标尺,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自改革启动以来,全县上下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两个维度,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高频、热点、难点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值得肯定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改革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拓展。我们坚持系统谋划,将“一件事”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工程来抓。目前,全县已经系统编制了涵盖208个事项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基础清单,并逐项形成了标准化的办事指南与工作指引。特别是聚焦餐饮店开办、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等高频领域,我们打造了一批反响好、受欢迎的“一件事”套餐。数据显示,截至上月底,仅餐饮店“一件事”就成功办结了134件,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办结了697件,企业注销“一件事”办结了415件,累计服务市场主体超过1200家次。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多个部门审批流程的革命性再造,是政务服务理念的深层次变革。
二是办事的效率与体验显著提升。我们始终将企业群众的感受度作为改革的第一标准,大力推进流程再造、环节压减、材料精简和时限压缩。通过设立12个“一件事”综合窗口,构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服务新模式,有效破解了过去“多头跑、反复跑”的难题。根据最新统计,我县已重点推行的25个“一件事”,实现了平均压减办事环节74.4%,压减办理时间72.4%,一些事项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时间更是从过去的32个工作日压减到5个工作日,压减幅度超过84%,真正让企业群众感受到了“XX速度”和“XX温度”。整体来看,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的承诺时限压缩比已经达到了94%以上,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高位。
三是服务的体系与能力不断夯实。我们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1+15+N”立体化政务服务网络。线上,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XX快办”移动端,我县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已达99.52%,线上受理率稳定在88%以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线下,我们持续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的标准化建设,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初步构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便捷服务格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XX的最新要求,对标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对标企业群众的更高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短板和弱项。
一是“物理整合”多,“化学反应”少。有的“一件事”看似在一个窗口受理,但后台流转依然是各部门“串联审批”的老路子,只是把原先群众跑的腿,换成了工作人员在内部跑,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联审批”,流程再造的深度不够,协同效率有待提升。
二是“线上可办”多,“线上好办”少。虽然我们的网办率数据很漂亮,但部分事项的网办流程依然繁琐,系统操作不够友好,办事指南模糊不清,“同源同质”的要求没有完全落到实处,线上线下标准不一、材料互异的情况依然存在。群众反映,有的事项在网上兜兜转转,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到实体大厅办理,这背离了我们数字赋能的初衷。
三是“数据归集”多,“数据共享”少。各部门在推进业务信息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形成了一些“数据烟囱”和“信息孤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基础支撑体系的应用场景还不够广泛,数据共享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一数一源、多元复用”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导致企业群众仍在为了一些本可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的证明材料而奔波。
四是“盆景”示范多,“风景”普及少。我们打造了一些“一件事”改革的亮点和“盆景”,但在全县范围内的复制推广还不够均衡、不够充分。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改革步伐不一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基层承接能力建设还需加强,部分下沉事项存在“接不住、办不好”的风险。
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梗阻,也有制度层面的障碍,但归根结底,是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的问题。我们必须以此次XX督查为契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全面审视、深刻反思,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掀起“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新高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具体要做到“五个新突破”。
第一,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标准化是实现高效服务的基础。如果标准不统一,流程再优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一要严格落实“同源发布、同源管理”。县政务服务中心要牵头,会同各相关部门,对现有的208项“一件事”清单进行再梳理、再优化,确保每一件事项的名称、编码、适用依据、申请材料、办理环节、承诺时限等要素,在线上平台、线下窗口、移动终端、自助设备等所有渠道完全统一。要建立一个权威、唯一的“要素库”,所有服务端都从这个库中调用信息,彻底杜绝“版本不一、各自为政”的现象。
二要推动办事指南“通俗化、可视化”。我们要彻底摒弃“官样文章”,站在办事人的角度,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明白的图表,重新编写办事指南。要提供清晰的流程图、材料清单示例、常见问题解答,让办事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要坚决杜绝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比如“有关材料”“相关证明”等,必须明确到具体材料的名称、格式和来源。
三要建立“动态调整、迭代升级”机制。政务服务事项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建立基于企业群众需求的“一件事”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12345热线反馈、窗口意见征集等多种渠道,定期评估现有“一件事”的办理频率和群众满意度,及时增补新的高频事项,优化调整不合理的流程,让我们的服务清单始终紧跟时代发展和群众需求。
第二,在窗口服务能效提升上实现新突破。政务大厅是服务的前沿阵地,窗口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群众的体验。
一要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要将“一窗受理”从形式走向实质,核心在于后台的并联审批。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