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
二、提高站位
三、强化协同
在XX区政协优化营商环境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区政协优化营商环境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意义十分重要。这既是落实年度协商计划的关键环节,也是回应社会关切、凝聚发展共识的务实之举。刚才,区发改委、区工信局、区商促局等十一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相关提案的办理情况,介绍了工作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思路。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内容详实,体现了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优化营身环境的深刻思考。在此,我代表区政协,向所有参与提案办理工作的单位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直接决定了其对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承载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与心血。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状,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可以说,我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这不仅体现在一系列硬性指标的持续向好,更体现在市场主体感受度和满意度的稳步提升。
首先,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经济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发展的活力源于市场的繁荣。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我区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增长率,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区实有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0万户大关。这背后,是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化,是准入门槛的降低,是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同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实际引进和利用的投资额累计超过300亿元。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近三年全口径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税收结构不断优化,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正在同步提升。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正在转化为吸引投资、培育企业的强大磁场。
其次,政协提案办理成效显著,民主监督的助推作用日益凸显。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最能感知市场的温度,最能倾听企业的呼声。自2023年区政协换届以来,委员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提交的提案数量逐年攀升,在提案总数中的占比始终名列前茅,2025年立案的301件提案中,直接相关的就超过了四分之一。这些提案内容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法治环境建设等关键领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建立了“领导领衔+部门协同+跟踪督办”的有效机制。通过提案的办理落实,一批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例如,通过办理关于支持本地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提案,成功推动了“XX专项行动”,带动区内企业间采购金额超过0.5亿元;通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相关提案,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税费1200余万元,帮助超过百家企业获得融资支持近4亿元。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不仅为企业送去了“及时雨”,更彰显了政协提案在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的独特价值。
再者,改革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制度性供给能力持续增强。近年来,我区对标国内外一流标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革举措。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区正在抓紧制定和实施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致力于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在政务服务领域,“一网通办”的网办率已提升至96.9%,“线上专业人工帮办”服务实现了一分钟内响应率99.8%和问题解决率100%的优异成绩。在监管执法领域,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和柔性执法,推广应用“检查码”超过2万次,有效减少了对企业的行政检查频次,真正实现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在惠企政策兑现方面,将全区246项惠企政策统一在市级平台发布,实现了政策的“一站式”查询和“免申即享”,极大提升了政策的知晓度和落地率。这些创新实践,正逐步构建起我区营商环境的新优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持续深化的过程。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照市场主体的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从今天各部门的汇报和政协委员的调研情况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精准滴灌与企业实际感受存在“温差”。部分惠企政策在设计上“大而化之”,针对性不强,未能完全贴合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在政策执行层面,存在“上热下冷”“中梗阻”现象,导致好政策在落地过程中效力递减,企业从政策文件中读到的“含金量”与实际享受到的“获得感”之间存在差距。
二是政务服务从“流程最优”向“体验最优”转变尚有距离。尽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等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业务协同上仍有堵点。一些企业反映,在办理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事项时,依然面临材料重复提交、流程互为前置、办事指南不够清晰等问题,办事体验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要素资源保障与企业发展需求匹配不够精准。特别是对于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而言,在发展空间、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普惠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现有的供给体系和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如何让有限的资源要素发挥最大效益,更精准地配置给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是亟待破解的课题。
四是法治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有待加强。公平公正是法治的灵魂,也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少数企业反映,在市场监管、合同履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仍希望执法司法部门能够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统一裁量标准,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也是下一步需要集中力量攻克的重点。召开此次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