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系统性
二、注重专业性
三、注重实效性
四、注重体验性
朱之文:把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教育部副部长 朱之文
我国有2.65亿在校生,51.2万所学校,这是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的重要群体和重要阵地。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教育系统坚持从娃娃抓起、从课堂做起,从小培育宪法精神,种下法治的种子。
一、注重系统性,课程设计打通各学段各学科。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规划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式。纵向上打通各学段,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形成义务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全面覆盖、有机衔接的学校法治教育体系。横向上打通各学科,在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中挖掘宪法教育的知识点和切入点,努力做到全学科渗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设立《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理论研究,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协同创新、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研究等基地。
二、注重专业性,着力培养培训高水平师资。专业法治教师缺乏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为尽快扭转这一局面,培养上,深化高校法学专业建设,不断健全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培训上,依托高水平政法类、师范类院校,抓紧布局培训基地;引进上,加大力度吸引法学、法律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
三、注重实效性,以赛促学增强吸引力。
通过集中开展大赛形式,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去年以来,依托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开展两届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累计参赛学生2000多万。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