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思想认识
(一)维护政治纪律
(二)推动作风转变
(三)巩固廉洁形象
(四)服务发展大局
二、精准查摆问题
(一)聚焦公务接待
(二)紧盯内部食堂
(三)关注工作之余
(四)严查违规报销
(五)重视交往活动
三、强化整治措施
(一)健全制度体系
(二)加强教育引导
(三)加大监督力度
(四)畅通举报渠道
四、压实工作责任
(一)强化主体责任
(二)压实科室责任
(三)落实个人责任
专题党课讲稿:筑牢防线,坚决向违规吃喝说“不”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了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市人大办公室的一员,我们肩负着为人大履职服务、保障人大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职责,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抵制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在此,我围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整治要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深刻认识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违规吃喝看似是小事小节,实则关乎党风政风,是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大事。我们要从政治高度、工作大局以及自身建设的角度,充分理解此次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维护政治纪律,严守规矩底线。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违规吃喝行为,极易滋生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严重破坏政治生态,损害党的政治纪律严肃性。市人大办公室作为人大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人大机关的形象。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把严守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绝不是简单的吃喝问题,而是触碰政治纪律红线的严重错误行为。要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吃喝,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我们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严守政治纪律底线,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人大办公室的职责,为人大依法履职提供坚实保障。
(二)推动作风转变,提升工作效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推动工作高效开展的有力保障。违规吃喝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更会消磨干部的意志,导致工作作风松散、工作效率低下。我们市人大办公室承担着大量的组织协调、文字材料、服务保障等工作任务,工作节奏快、标准高、要求严。只有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我们才能在繁杂的工作中做到有条不紊、高效运转。通过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坚决摒弃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以优良的作风推动人大办公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人大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三)巩固廉洁形象,赢得群众信任。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人大机关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人民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违规吃喝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侵蚀了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市人大办公室作为人大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必须时刻保持廉洁自律,坚决杜绝违规吃喝等不良行为。只有始终坚守廉洁底线,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更好地发挥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服务发展大局,助力事业前行。当前,我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市人大办公室作为人大工作的运转中枢,要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人大依法履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违规吃喝行为不仅会分散我们的精力,还可能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影响人大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上来,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积极投身到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工作中。为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创造良好条件,助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我市的发展目标贡献人大办公室的智慧和力量。
二、精准查摆问题,洞察行为表现
在明确认识的基础上,精准查摆违规吃喝问题的具体表现,是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我们要结合市人大办公室的工作实际,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违规吃喝问题的可能存在形式。
(一)聚焦公务接待,规范流程标准。一是严格控制接待范围。公务接待应严格限定在与人大工作相关的公务活动范围内,坚决杜绝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畴。要明确接待对象,对于无公函、无实质性公务活动的人员,一律不得安排接待。严格审核接待事由,确保每一次接待都有明确的工作需要,避免借接待之名行其他不当之事。二是精准把握接待标准。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安排接待用餐,在菜品选择、用餐场所等方面,不得超规格、超标准接待。坚决杜绝使用高档食材、高档酒水,严禁在接待中追求奢华、铺张浪费。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根据接待对象的级别和人数,合理安排陪餐人员,不得超员陪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三是规范接待审批流程。建立健全公务接待审批制度,所有公务接待必须提前履行审批手续,明确接待事由、接待对象、接待时间、接待地点等详细信息。经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接待,严禁先接待后审批或未经审批擅自接待的行为。加强对接待审批流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审批流程规范、严格执行。
(二)紧盯内部食堂,杜绝违规吃喝。一是强化食堂经费管理。内部食堂经费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确保经费使用合规、透明。加强对食堂经费来源的审查,严禁通过虚列开支、虚报冒领等方式套取资金用于违规吃喝。规范食堂经费报销流程,所有报销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有效,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报销行为。二是规范食堂用餐安排。严格区分公务用餐和个人用餐,公务用餐应按照公务接待标准执行,不得在食堂内违规安排超标准公务宴请。加强对食堂用餐时间、用餐人员的管理,防止利用食堂用餐时间进行违规吃喝活动。严禁在食堂内组织与工作无关的聚餐活动,维护食堂正常的用餐秩序。三是加强食堂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食堂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食堂的运营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食堂经费使用、用餐安排、食品采购等方面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其廉洁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食堂运营规范、廉洁。鼓励干部职工对食堂内的违规吃喝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三)关注工作之余,严防隐形变异。一是警惕“吃老板”现象。在工作之余,要坚决杜绝接受私营企业主等服务对象的宴请。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服务对象谋取利益后接受其宴请作为回报。严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不正当的利益关系,防止在推杯换盏中丧失原则、滋生腐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吃老板”等不良行为的诱惑。二是杜绝“违规聚会”行为。在工作之余的私人聚会中,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在聚会中讨论涉及工作机密、敏感信息等不当内容。严禁借聚会之名,组织或参与带有赌博性质的活动。注意自身言行举止,维护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防范“转嫁费用”问题。在工作之余的个人消费中,不得将个人应承担的费用转嫁给下属单位、服务对象或其他单位。严禁通过虚开发票、虚构业务等方式,将个人消费费用在单位报销。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区分公私界限,做到公私分明、廉洁用权。
(四)严查违规报销,堵塞制度漏洞。一是严格审核报销凭证。对所有涉及餐饮费用的报销凭证,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检查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确保发票内容与实际消费相符,发票开具单位与消费场所一致。重点关注发票是否存在涂改、伪造、虚假开具等问题,对发现的异常发票要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二是核实报销事由合理性。认真核实餐饮费用报销的事由,确保报销事由真实、合理且与工作相关。对于无法说明合理事由或事由与实际工作不符的报销申请,一律不予批准。加强对报销事由的监督管理,防止以虚假事由套取资金用于违规吃喝。三是完善报销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餐饮费用报销监管机制,加强对报销流程的全过程监督。明确各环节的审核责任,确保审核工作严格、规范。加强对报销数据的分析比对,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异常报销行为。定期对报销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增强报销工作的透明度。
(五)重视交往活动,严守纪律红线。一是规范与代表交往。与人大代表交往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关系。不得接受代表的礼品、礼金、宴请等不正当利益。积极为代表履职提供服务和保障,但要坚守原则,不得利用与代表的关系谋取私利。严格遵守与代表交往的纪律规定,维护好人大机关与代表之间的正常工作关系。二是把握与部门往来尺度。在与其他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往来过程中,要遵循廉洁、高效的原则。不得在工作往来中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等。开展工作交流活动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避免出现违规吃喝等问题。注重维护人大机关的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交往环境。三是约束社交圈行为。在个人社交生活中,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干部身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社会公德。谨慎交友,远离不良社交圈子,避免被不良风气侵蚀。在社交活动中,不得利用职务影响为个人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参与任何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强化整治措施,构建长效机制
查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要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强化整治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