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防”字
(一)要认清形势
(二)要厘清职责
(三)要深化认识
二、聚焦“宣”字
(一)要拓宽渠道
(二)要丰富内容
(三)要突出重点
三、着力“严”字
(一)要严防死守
(二)要科技赋能
(三)要网格管理
四、突出“实”字
(一)要打牢基础
(二)要完善预案
(三)要打防结合
在2025-2026森林防灭火暨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系统回顾了去冬今春的工作,并对今冬明春的任务进行了详细安排。区应急局、林业局等6家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打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灭火这场硬仗,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四点意见。
一、立足“防”字,筑牢思想根基,做到未雨绸缪
防火工作,关键在“防”,“防”是前提、是基础,是所有工作的第一道关口。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只有从源头上筑牢思想的堤坝,才能有效抵御火灾风险。
(一)要认清形势,时刻保持警钟长鸣。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森林防火的关键期。从气候条件看,冬春季节天干物燥,风力较大,林下可燃物载量增多,火险等级持续偏高。从社会活动看,农事用火、祭祀用火、节假日进山游玩等活动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加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森林防灭火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大祸。要坚决克服“夏季无大火”的惯性思维和“年年抓、老一套”的厌战情绪,真正从内心深处重视起来,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二)要厘清职责,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森林防灭火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各乡镇(街道)、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本辖区、本领域防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抓落实。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头,落实到每个山头、每片林地,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要健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各个层级、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管事,绝不能在责任落实上出现“空档”和“盲区”。要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火灾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要深化认识,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森林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是巨大的。必须站在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森林防灭火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切实保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
二、聚焦“宣”字,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全民共识
宣传教育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群众是防火工作的主体,也是战胜火灾的强大力量。只有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治观念,才能形成群防群治、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一)要拓宽渠道,实现宣传全域覆盖。要改变过去单一、刻板的宣传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宣传矩阵。线上要发挥好微信群、短视频平台(如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制作推送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火宣传短片、警示案例。线下要持续运用好应急大喇叭、宣传车、悬挂横幅、设置固定防火牌、发放宣传明白卡、开展防火宣传“六进”(进林区、进学校、进集镇、进村屯、进机关、进社区)活动等传统有效方法,把防火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家中。要确保宣传到村、到户、到人,特别是要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宣传,消除宣传死角和盲区。
(二)要丰富内容,提升宣传警示效果。宣传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要宣传森林防火的政策法规、基本知识,还要大力宣传安全用火、紧急避险常识;不仅要宣传保护森林的重要意义,还要宣传引发火灾的法律责任和严重后果。要突出以案说法、以案示警,精选本地或周边地区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深入剖析原因,讲清危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直观感受到火灾就在眼前、教训就在身边,从而达到“查处一人、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临近清明等传统祭祀节日时,要重点加强文明祭祀宣传,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三)要突出重点,盯紧看牢特殊人群。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大水漫灌”,要精准施策。要加强对儿童、中小学生等重点群体的防火安全教育,通过上好防火课等方式,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特别重视对痴、呆、聋、哑、精神病等特殊人群以及老年人的监管和宣传,要逐一摸排建档,明确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