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重点任务
三、强化担当作为
XX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照2025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要求,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备战年度"大考"。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通报了全县"三农"重点工作进展和考核方案,相关负责同志作了具体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考核工作的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当前,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次实绩考核,是对我们工作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倒逼责任落实的关键举措。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起这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从讲政治的高度看,抓好考核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把手"工程,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年度考核不是简单的业务检查,而是政治责任的量化体现。我们要从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迎考准备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XX大地落地生根。
从争先进位的角度看,抓好考核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考核结果直接纳入省、市对县综合绩效考核体系,与项目资金分配、评先评优挂钩。从兄弟县市经验看,考核优秀的地区在涉农项目安排上获得了更多倾斜支持。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不仅是荣誉之争,更是发展资源的竞争。XX县作为农业大县,必须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展现担当作为,在全省乡村振兴大局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从问题导向的维度看,抓好考核是补齐短板弱项的有力抓手。通报显示,我县2025年"三农"重点工作中,部分领域仍存在薄弱环节。有的乡镇产业基础不够扎实,带动能力有限;有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顺畅,数据口径不统一;有的村组基层治理水平不高,群众满意度有待提升。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考核成绩。我们必须以考核为契机,精准施策、限期整改、见底清零,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过硬。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打好迎考攻坚战
考核指标是指挥棒,工作实绩是经验交流。根据《2025年县农业农村局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和考核方案,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狠抓产业振兴,在"四个一批"上求突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坚决贯彻"四个一批"分类发展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的实施方案,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矛盾挑战。当前,全县共确定"四个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7个,投资总额达87.52亿元。要分类施策、滚动开发,形成接续推进的良性发展态势。
对巩固类项目,要稳定规模、提升效益。今年计划投资1.12亿元,实施巩固类项目48个,重点支持茶叶、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对提升类项目,要技术改造、延链补链。全县"四个一批"工业项目共15项,总投资8.49亿元,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内投产达效。对盘活类项目,要重组整合、激活存量。对另起炉灶类项目,要严格论证、审慎决策,坚决杜绝盲目上马。通过"四个一批"推进,实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良性循环,确保产业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第二,狠抓问题整改,在"三资"管理上见真章。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是考核的重中之重。从前期督查情况看,部分乡镇存在资产底数不清、合同管理不规范、收益分配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更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要建立问题台账、责任台账、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的违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各乡镇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12月底前2025年"三资"问题整改率提升至90%以上。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要联合开展专项督导,对整改不力的乡镇进行约谈通报,问题严重的要追责问责。同时,要健全长效机制,完善"三资"管理制度,推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全覆盖,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第三,狠抓群众增收,在民生保障上显温度。增加群众收入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要加快惠民资金兑现进度,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必须在规定时限内足额发放到户。要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储备力度,今年全县谋划以工代赈项目32个,总投资6800万元,预计吸纳农村劳动力4500人次,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要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