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XX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VIP免费

提纲:

一、肯定成绩

二、正视问题

三、聚焦关键

四、锤炼作风

XX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市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下一步如何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刚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XX集团以及各县区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汇报,讲得都很好,既有情况的介绍,也有问题的分析,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相关市领导同志也对分管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都同意,请大家务必抓好落实。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物质基础。我市作为XX自治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同时也是全国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抓好这项工作,不仅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责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在总结经验中坚定高质量推进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头号工程”来抓。全市上下协同发力,攻坚克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建设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这是一个硬指标,也是我们工作的直接成果。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8.67万亩。特别是2024,我们克服了多重困难,完成了首批20.5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新建任务并推动7.5万亩“小田并大田”改造。这些数字背后,是成片的“巴掌田”“补丁地”变成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良田,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得到根本性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其次,综合效益日益凸显。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仅是改造了土地,更是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项目实施,我们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巩固。2024,我市的粮食生产再创新高,这与我们大力推进撂荒耕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密不可分。同时,我们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发展模式,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壮大等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一田多用、一地多收”的良好局面,为实现农民增收和村集体创收的“双增长”目标开辟了新路径。

再者,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我市作为全国试点,在整市推进的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建立了“市级统筹、县区主责、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了各方责任。在资金筹措上,我们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入格局,除了积极争取中央和XX自治区财政资金支持外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对标人民群众的期盼,对标2027年实现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推动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不仅是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

二、正视问题,在深刻反思中找准靶向整治的短板与弱项

从刚才各单位的汇报和日常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当前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工程质量参差不齐,个别项目存在“建后患”。质量是高标准农田的生命线。尽管我们三令五申强调质量,但在一些项目中,仍然存在重建设进度、轻工程质量的现象。有的项目设计标准不高,未能因地制宜,与当地实际生产需求结合不紧密;有的项目施工不规范,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田间道路、灌排渠道等设施存在质量瑕疵,建成不久就出现破损、淤堵;有的项目监理形同虚设,未能有效发挥监督作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标准农田的“高”字成色,甚至造成“建成之日即大修之时”的尴尬局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第二,项目管理流程不畅,竣工验收环节存在梗阻。项目管理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环环相扣。目前,部分项目存在前期工作不扎实、设计方案反复修改、招投标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项目开工延迟。更突出的问题是竣工验收环节。部分项目完工后,迟迟无法组织有效验收,导致项目无法及时交付使用、资金无法按时结算。这其中,既有施工单位资料准备不全、整改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验收标准和程序执行不严的问题,影响了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

第三,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监管存在薄弱环节。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巨大,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目前,我们在资金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部分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工程进度;部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科学精准,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存在超预算风险;更有甚者,可能存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风险。必须强化资金全过程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和各类社会融资的安全、高效。

第四,“重建轻管”现象突出,长效管护机制尚未健全。三分建,七分管。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如果管护跟不上,效果将大打折扣。当前,部分已建成项目存在管护主体不明确、管护责任不落实、管护经费无保障的“三不管”状态。田间道路无人维护,灌排设施损坏淤塞无人修理,群众“有田难耕、有水难灌”的现象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个权责清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是我们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第五,系统集成效应不足,“良田”与“良用”结合不紧。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孤立的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农田建设与水利设施的衔接还不够紧密。部分项目区存在“有田无水”或“有水难引”的问题,XX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在XX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