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全面深化改革任务
(二)精准服务市属企业
(三)切实履行国资职能
(四)深入开展作风建设
(五)凝心聚魂夯基固本
二、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市国资委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
202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一体推进深化改革、国资监管、党的建设等工作,为挺进全省前列贡献国资国企力量。截至10月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2.9%;负债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5.0%;净资产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0.3%;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23.2%。
这一年,我们开辟国资发展全新模式。为发挥国有资本引导和放大效应,报请市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十一届市委深改委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XX市设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工作方案》,9月22日完成产业发展母基金管理团队遴选,压茬推进基金管理公司设立、首期基金备案等工作,积极构建市县(区)多层次基金体系,为全市双招双引工作开辟新赛道、开创新模式。
这一年,我们在全省考核中位居前列。全面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收官,梳理形成自评估报告、工作台账报送省国资委,以第三方评估方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自评估,在全省国资考核中位列第三名。组织对市属企业和县区国资委(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将考核结果同步报送市政府目标办。
这一年,我们主导信用评级再获成功。全程主导市国控集团主体信用评级,切实以股权整合带动专业整合,打破市县国有资本界限组建安徽铜都投资集团,2023年9月安徽铜都投资集团获AA+主体信用评级。同时,启动市交投公司创优主体信用评级工作,谋划整合全市交通类产业资产和资源。
一、2023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国企改革步入新阶段。一是谋划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贯彻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精神,牵头开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助力国企做大做强”调研,深入市属国有企业、县区国资委(办),认真梳理企业改革发展现状,剖析经营发展中存在困难、潜在风险及制约转型发展的堵点痛点,研究透彻、提实对策,对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提供参考。二是国企产权管理形成体系。认真完成《XX市2022年度企业国有产权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报告》,督导市属企业开展投资参股情况调查工作,截至9月,全市已办理国有产权登记企业369户,其中国有全资企业234户,国有控股企业29户,国有参股企业106户。
(二)精准服务市属企业,国资布局实现新优化。一是不断完善合规管理。制定《市属企业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工作规则》《XX市市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大经营风险管控机制,提高债券发行审批效率,加强债券全流程管控。组织市属国有企业报送2022年度企业合规管理工作报告,推动市属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促进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不断扩大资产规模。推进市文投公司壮大规模,开展审计评估和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批复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市利业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划转至市文投公司。三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将市西湖湿地公司股权划转至市国资委,有效解决市建投公司股权纠纷。服务国电XX公司,批复市交投集团以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5%股权。将武汉汇江实业有限公司股权划转至市国控集团,一举解决长达近2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三)切实履行国资职能,国资监管塑造新质态。一是修订经营业绩考核。制定《关于调整完善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计分有关事项的通知》,修订我市《市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水平审核办法》,完善分类分层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激励作用。牵头审核5户市属国有企业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值,经报请市政府批准后下达。结合实际完成情况,测算2022年业绩考评和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经报市政府同意后已予以兑现。二是改进优化监管方式。组织各市属企业新增编报年度资金需求及融资计划,科学有序开展投融资工作。组织征缴2023年国有资本收益,督促各市属企业及保安公司按时缴入市级金库。开展市属企业资产质量状况调研,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底数,盘清盘活国有资产资源,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三是协同推进专项整治。根据皖国资产权〔2023〕92号文要求,梳理形成我市全级次企业名单,建立健全全市国有企业“白名单”查询机制。组织各市属企业、各县区开展砂石融资问题自查工作。推进“控股不控权”、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等专项工作。
(四)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服务大局奋发新作为。一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用好“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解决企业3条问题,办结率100%。印发《XX市国资委关于建立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市属企业的通知》,召开联系包保企业座谈会,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建立联系包保企业微信群,及时发布最新惠企政策,指导企业结合实际申报,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累计外出招商16次,报送招商线索19条,形成有效项目线索7条,上海汇像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器械项目”成功落地我市经开区。二是持续推进“党建+信访”工作制度。制定《XX市国资委关于建立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市属企业信访工作制度》,强化首办明确责任,提升信访办理质效。组织开展国资系统“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布置会,启动涉访涉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