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强党建、提效能、重廉洁
二、今年来
(一)商务区发展势头向好
(二)招商引资竞相发力
(三)项目攻坚加速突破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今年来
(一)坚持全民导向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平稳导向
四、今年来
(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
(二)城市管理规范有序
(三)城市环境整洁优美
五、今年来
六、今年来
(一)推进未来社区建设
(二)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三)深化重点人员管控
(一)突出项目攻坚
(二)紧扣城乡发展
(三)坚持共建共享
街道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我们强党建、提效能、重廉洁,凝心聚力构建共享格局。
一是抓深“共享社 幸福里”建设,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小区特色,分批建成22个小区“共享社 幸福里”,筹集服务清单275项,化解幸福要事200余件,并打造XX特色的楼宇共享社幸福里,围绕20栋楼宇,通过公共空间改造、企业开放共享、众创空间共享等方式盘活16处“联享空间”。同时根据各场地特性,探索企业轮值、物业托管、场地换服务等运营模式,如吹台大厦“联享空间”以场地换服务,引入“壹加壹”文化公司开展白领联谊会、文艺节、企业团建、白领子女服务等各类公益活动21场次。依托楼宇联合党组织,链接业主代表、企业代表、驻楼专员等组建“楼事会”,解决楼前楼后的小事、急事、难事累计84件,建成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5家,带动160余名劳动力就业增收,实现XX居民家门口增收。二是抓实红色阵地,党群活力持续提升。“一区一园一家一站”四个区域型党建阵地个性定制服务项目,获白领、员工、小哥、创业者等各类群体一致好评,收获锦旗4枚,其中“CBD活力提升”入选温州市“瓯江红”党群服务十佳好项目。针对13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月度之星”“季度考察”推动标准化运行及实质作用发挥,尤其是服务大厅的会客性和互动性改造,常态化开展红色星期天活动300余场次,113工程深入推进,让老百姓真正看到实惠,愿意“常来坐坐”。三是夯实基层堡垒,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坚持问题导向,由街道书记牵头抓总,联合公安、组织部等,对所辖的5个社区、7个村、7个经合社共173人进行全面细致的“届中”体检,通过“村社自查自检、驻村组一对一审查、考察组专项复检、班子过堂逐一研判”四轮检查,开展村社定档和针对提升,其中针对定档为“基本称职”的18人实行跟踪管理机制,由纪工委书记、组织委员、联系领导逐一进行批评教育、谈心谈话,并“一对一”配备驻村干部帮扶,制定整改举措和履职责任清单,给予三个月整改期。
二、今年来,我们攻项目、提活力、优环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发展
街道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的理念,以“马上办”的劲头、“钉钉子”的精神、“敢担当”的魄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9月,完成有效投资XX亿元,投资总量全区第二;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XX亿元,增速12.4%;规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费用XX亿元,增速1.5%,限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XX亿元(1-8月),增速4.8%;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增速48.0%,限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XX亿元(分行业,批发业销售额XX亿元,增速9.2%,零售业销售额XX亿元,增速62.2%,住宿业营业额XX亿元,增速13.8%,餐饮业营业额XX亿元,增速75.1%。),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速全区第二。
(一)商务区发展势头向好。从“产、企、人”三方面发力,邀请全球五大行之一的高力国际整体运营,从专业化赋能、数字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三方面,以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通过政策优化、高效服务赋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出台《促进瓯海中央商务区活力提升32条政策》《中央商务区示范楼宇评价体系》,定期举办吹台青年日、吹台潮趣荟两大品牌活动,开展高力课堂、吹台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助力青年培养工作技能、兴趣爱好等,已开展活动55场,参加人数1200余人次。
(二)招商引资竞相发力。通过落实责任、动态管理、全程跟踪,有效提升企业和项目主动入驻的吸引力,新增国家高新企业3家,招引制造业亿元项目2个(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亚虹铝箔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企业4家(腾势汽车、中极供应链、中国电子、宏源建筑劳务),紧盯新出让地块,招引东风第四代建筑等提高地块收益,同时做大做强瓯融汽车产业园,招引红旭汽车园等项目,打造汽车精品集聚地。
(三)项目攻坚加速突破。推进30个在建项目,完成339超高层封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领先,紧盯项目落地建设,全力支持亚虹铝箔、煌能新能源、顺龙钢构等项目形成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从落地谋划开始,全程跟进,稳商安商,其中强化“三个对接”助推煌能项目正式落地获区领导批示。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按照市政府要求将XX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为全市样板,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探索构建以“问题清单”“解决清单”“成效清单”等“三张清单”为逻辑的助企服务模式,构建“一芯双平台四部室六窗口”运行体系,形成五大机制,迭代更新“娄助您”平台,推动企业问题解决由“多头管”变“一站式”,由“企业跑”变“数据高效跑”、“政府组队跑”,多方联动通过“区领导服务日”“局长议事厅”等,解决机动车停放困难、电梯维保资金等堵点痛点53条,尤其是结束中央商务区“有房无证”的不动产证办理难题,相关工作获区委红榜肯定。同时写好“工贸融合”文章,充分发挥CBD百余家电商的集聚优势,为小米步、红旗传媒等龙头电商企业及顶诺食品等传统产业搭建链上链下交互合作平台,盘活维正等117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XX经济“制造与销售一体,工业与商贸齐飞”。
三、今年来,我们造氛围、抓治水、强安保,扎实有力护航亚运赛事开展
(一)坚持全民导向,特色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结合XX实际,精心组织具有特色的“文艺汇演”和“娄运会”,举办13场亚运主题巡演活动,出动演职人员1300人次,吸引周边群众约14万3千人次观看,举办“娄运会”相关比赛25场,参加运动员588名,吸引周边群众5万多人次观看,尤其端午节期间在龙舟中心举办“民间龙舟活动”吸引周边群众1万多人参观,推进“龙舟时尚运动休闲小镇”创建工作。
(二)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领办治水政治任务。针对流水不畅问题,我们创新思路,推进活水畅流工程。一是拆除XX河围堰,畅通XX河、东耕河、沉木桥河三条河道;二是通过顶管连接外滩河三浃湾河。以上两大举措解决了河道断头的问题,同时为加大上游水量,4月份起每天由泽雅水库调水2.4万方,并通过潘桥焦下泵站,每天放水20万方;针对河道水质欠佳问题,我们以最大力度,做好“水岸同治”工作。一是强势推进岸上溯源整治。对亚运周边河道进行全覆盖排查,共查出混排口257处,溯源发现问题小区27个,企业95家,六小行业135家。联合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中心区、塘河等部门精干力量成立6组整治专班,修复管道4390米,新建修复检查井127座。二是高效推进河道清淤工程。8条重点河道全部纳入清淤工程,6月底完成所有清淤工作,共清出淤泥约10万方,总投入XX多万。三是有序推进净化设备安装。投资XX万元,租赁5台磁混凝净化设备,目前均已投入使用,有效提升长浃河等5条亚运重点河道水体“自净”能力。
(三)坚持平稳导向,全面护航亚运赛事有序开展。优化护航亚运群防群治,发动村社平安志愿者、小区物业,以平安联盟APP为抓手,每日不定时开展周边区域巡逻,一级响应期间落实平安夜巡,加强值班人员力量,以8天为一个周期,每天AB岗人员开展平安夜查,查出隐患信息50余处,重点排查管控赛场周边LED显示屏190余处(6处大型户外LED),同步落实亚运龙舟赛事周边平安建设联合执法,全部消除平安隐患,期间接受省、市、区督查6次,夯实亚运赛事稳定基础。亚运赛事期间重点以亚运两场一馆一中心为核心圈,娄嘉景园、华韵嘉园、时代公园等6个小区和CBD中心12栋商厦等为封控圈,制定亚运龙舟赛事场馆周边重点人员、重点区域维稳安保工作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小区(商务楼)一策”方案,建立“定岗、定人、定责、定时”工作机制,分组安排街道精干力量、网格力量,通过人员排查、现场管控、应急处置和宣传引导等措施,构建立体化防控圈,截至10月6日,收集研判各类信息160余条,消除周边场所隐患60余处,重点排查管控赛场周边LED显示屏190余处(6处大型户外LED),确保19名重点人员亚运期间平稳在控,亚运龙舟赛事期间零闹事、零信访。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领环境整治、文明劝导、安全巡防、巡河护河等志愿岗,发动1000余名党员(其中流动党员76名)、老干部,并吸纳热心居民、小哥等各类群体,轮岗担任兼职网格员开展志愿活动,亚运期间累计排查隐患561余条,尤其是龙舟赛举办期间第一时间劝阻场馆周边烧火泥47处。
四、今年来,我们固基础、强管理、重宜居,持之以恒提升城市品质
(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聚焦进度更快,全力推进城中村清零,完成上汇移民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户签约拆除,完成4户依法征收程序,东风村城中村改造工程剩余12户,土地报征签约率达90%以上,启动三公告流程;聚焦力度更大,实施集体土地征地征收项目37宗,征地面积XX亩及附属物结算,完成古岸头旱改水约25亩,亩产水稻一千多斤,通过省验收入库,顺利完成牛山单元037、048地块,中心南单元E-19地块、横屿单元E-13-1地块出让;聚焦温度更暖,推进瓯海南单元F-01a地块三产安置房及农贸市场建设完工,完成住宅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