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VIP免费

提纲:

一、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二、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三、系统集成、协同推进城乡各领域改革联动


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4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2025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2025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的战略规划,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城乡“为何融合、如何融合”的根本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和丰富的内涵要求,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的蓝图,是城乡建设和治理的基本依据。城乡治理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破城乡分割的规划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为抓手,促进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需要准确把握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的客观规律,推动城乡地理格局从“非城即乡、泾渭分明”的二元结构转向“亦城亦乡、交错嵌入”的融合状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坚持从市情和乡情出发,尊重城市的现状、历史沿革,尊重乡村的自然地形地貌、乡土风情,做好统筹衔接、协同推进,绘好城乡一张图、下好城乡一盘棋,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需要创新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分类施策多种形式推进,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序,求真务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和提升水平。明确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定位,强化政府投入和主导责任,健全分级分类投入体制,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县级负责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算力”提升城镇“脑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统筹做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整治、管理维护,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统一管护机构、经费保障、标准制定等,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资源和模式逐步向农村延伸。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需要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效能以及治理主体参与度等方面发力,促进城乡治理同向同频。科学把握基层治理规律、提高基层治理创新意识,聚焦城乡基层治理资源不均、机制不畅、能力不足等难点、堵点,以县域为联结点和切入口,统筹谋划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注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城乡治理单元、要素、路径的有机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治理模式,将城市先进的治理方式、治理网格延伸覆盖到乡村。

二、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发展、协同推进,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助于破解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制度性障碍。

新型工业化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的产业基本上以传统农业为主,向收益更高、业态更复杂、功能更多元的产业跃迁任重道远。面对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国情,传统的工业化已经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以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和绿色低碳发展为鲜明标识的新型工业化,摒弃了低效利用资源、污染环境等弊端,以科技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带动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支撑 。新型工业化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业的全领域、全过程,使工业与生态、工业与乡村和谐共生,并通过技术扩散、产业协同等向第一、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产品和技术,驱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乡村振兴领域深入应用,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村治理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将新型工业化纳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体系,强化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路径导向,对于发挥现代工业支撑作用、激活城乡融合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工业化内在地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经济基础,使乡村在城乡融合中逐渐把握主动。

新型城镇化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分类施策和集约高效,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党课讲稿: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