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重点任务
(一)坚持耕地保护优先
(二)坚持绿色发展引领
(三)坚持系统治理思维
三、强化责任落实
在2025年XX高新区田长制、林长制暨总河长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田长制、林长制、总河长全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盘点去年以来全区耕地保护、林业发展和水环境治理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任务,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刚才,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听取了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总体看,全区上下认真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值得充分肯定。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对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对照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目标定位,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抓好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全面推行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工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国家战略全局看,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国家的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四川"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XX高新区作为省市经济发展主引擎、科技创新主阵地,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把落实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XX高新区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从区域发展实际看,当前XX高新区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和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我们必须通过三项制度的深入实施,持续优化生态本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XX高新区成为既有科技高度又有生态温度的宜居宜业之地。从工作推进现状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区已初步建立起三级田长、四级林长、五级河长的组织体系,各级责任人员基本到位,日常巡查监管机制初步形成,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但我们也要看到,责任压得不实、协调联动不够、监管手段不精、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工作就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全区上下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三项制度落地见效。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系统思维推动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工作提质增效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XX高新区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紧盯"保耕地、护林木、治水体"三大核心任务,健全责任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深化标本兼治,确保每一块耕地、每一片林地、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供坚实生态支撑。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耕地保护优先,推动田长制走深走实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对XX高新区而言,虽然我们是城市功能区,但辖区范围内仍有相当数量的耕地资源,必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一要严格耕地数量管控。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作为刚性约束,层层分解到街道、社区,落实到具体地块、具体责任人,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要充分发挥"田长+网格员"作用,将耕地保护巡查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对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要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坚决杜绝新增问题,稳妥有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要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确保补充耕地真实可靠、质量相当。对于重大项目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依规办理审批手续,并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二要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要确保完成XX万亩建设任务。要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技术模式,持续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耕地地力等级。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田间灌排体系,提高抗旱防涝能力。要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实行动态监管。通过多措并举,力争到2025年底,全区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XX%以上,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XX个等级。
三要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要加强对耕地流转用途的监管,引导新发展林果业尽量上山上坡,不与粮争地。对已经出现的"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要分类处置、稳妥整改,绝不能"简单化""一刀切"。要建立健全耕地种植情况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现代技术手段,定期开展耕地利用情况调查,及时掌握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四要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智慧耕地保护监管平台,整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部门联动、执法协同。要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纳入街道、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与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挂钩。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责任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形成"保护耕地光荣、破坏耕地可耻"的鲜明导向。
(二)坚持绿色发展引领,推动林长制见行见效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XX高新区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必须率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推进林长制与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有机结合起来,让绿色成为XX高新区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
一要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科学编制XX高新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将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核心指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控。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要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重点围绕环城生态公园、锦江绿轴、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实施增绿添彩工程,今年要新增绿地面积XX公顷、森林面积XX公顷。要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推广认建认养、捐资造林等模式,引导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要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落实"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保护措施,对全区XX株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确保万无一失。
二要提升森林质量效益。坚持增量与提质并重,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对低产低效林进行改造提升,优化树种结构,培育多功能森林。要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要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林菌、林蜂等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