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谋篇布局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深入调查研究
(三)广泛征求意见
二、洞察症结
(一)部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二)规划衔接不够紧密
(三)重大项目谋划质量不高
三、靶向施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
(二)加强规划衔接
(三)优化项目谋划
全县“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阶段性研究报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我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自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紧密围绕国家和省市战略部署,立足县情实际,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将对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深入剖析问题,并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为推动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提供有力支撑。
一、谋篇布局,夯实规划编制工作基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开展调研,凝聚各方智慧,为科学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格局
县委、县政府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为全县重点任务,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高规格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发改局,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也相应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定期调度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规划编制工作,及时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召开工作例会,通报进展情况,督促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已召开领导小组会议[X]次、工作例会[X]次,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二)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县情发展底数
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规划编制的“先手棋”,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调研活动。一方面,聚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深入全县[X]个乡镇(街道)、[X]家重点企业、[X]个重大项目现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基层意见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X]份,召开座谈会[X]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X]余条,全面掌握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短板。另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国家、省、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动态和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将我县更多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纳入上级规划盘子。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对我县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为规划编制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目前,已完成[X]个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三)广泛征求意见,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规划编制关乎全县人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为此,我们坚持开门编规划,拓宽公众参与渠道。通过县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集规划编制意见建议,共收到群众反馈意见[X]条。组织召开了[X]场不同层面的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民主党派人士等参与,充分听取各方声音。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分类汇总,逐一研究吸纳,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还积极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鼓励广大群众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和力量。
二、洞察症结,剖析规划编制现存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部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不均衡
尽管全县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规划编制工作体系,但仍有部分部门对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规划”的思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一些部门认为规划编制是发改部门的事,与本部门关系不大,对规划编制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思考,报送的材料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此外,不同部门之间工作推进不均衡,部分部门能够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配合规划编制工作;而一些部门则进展缓慢,甚至存在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