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责任体系构建与网格化管理
(二)精准防控与风险要素治理
(三)能力建设与实战化提升
(四)队伍组织与人员配置
(五)物资储备与装备保障
(六)监测预警与技防手段
(七)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
(八)隐患整治与源头管控
(九)经费投入与预算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依然突出
(二)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三)风险防控精细化程度不足
(四)社会共治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三、下步打算
(一)强化基础设施补短板
(二)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
(三)推进防控体系精细化
(四)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
XX镇2025年度森林防火工作总结
2025年,XX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主线,构建全域覆盖、全链条管理的责任体系,推进人防、技防、物防深度融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生态资源安全。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责任体系构建与网格化管理
镇党委、政府将森林防火工作列为年度重点任务,建立“领导干部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管护员包段、林场包地块”五级网格化责任体系。该体系覆盖全镇24个村(居),划分为4大片区,实现责任区域无缝衔接。通过逐级签订《防火责任状》,明确各级责任主体职责边界,层层传导压力。镇林业站每日对护林员上岗履职情况及岗口物资配备情况进行督查,建立即时通报机制,对空岗、脱岗等问题严肃处理。全镇996名管护员严格执行“每日打卡巡护+每周隐患上报”制度,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措施到位。
(二)精准防控与风险要素治理
聚焦供电用火、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旅游用火等重点风险源,实施分类施策、精准管控。联合供电部门完成184处变压器周边5米范围内可燃物专项清理,消除电气火灾隐患。针对秋收后秸秆焚烧风险,创新处置方式,购置三台粉碎机,分别配置于三条沟域,为农户提供秸秆粉碎还田服务,从源头减少野外用火需求。利用村居广播、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每日推送防火提示信息,实现宣传高频次、全覆盖。针对景区游客、进山人员等重点群体,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开展现场警示教育,累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自2025年11月起,通过“人防+技防”结合机制,成功制止违规用火行为12起,整改安全隐患17处。
(三)能力建设与实战化提升
各村居、林场组建半专业扑火队伍,定期开展体能强化、技能培训和战术演练,重点提升水泵操作、火场避险等专业能力。镇级层面强化物资储备管理,配齐二号工具、铁锹、水桶等基础扑火器材,定期检修维护,确保物资完好率达100%。结合冬季防火特点,组织多场次实战演练,优化火情上报、队伍集结、战术扑救等5步处置流程,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在林地集中区域如田庄村,依托现有水利设施加强应急供水保障,设置取水点,确保火情发生时能够实现快速供水、高效扑救。
(四)队伍组织与人员配置
全镇整合形成925名护林员定点看守、8个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24个半专业灭火队时时备勤的立体防控格局。镇、村两级半专业扑火队伍规模达300余人,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910名护林人员与24个村(居)两委干部协同作战,对重点林区、进山路口、坟头墓地等关键点位实施严看死守。社区微型消防站配备消防柜、推车式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防钩、消防斧等专业器材,构建“5分钟响应圈”。护林员队伍实施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在20条主要沟口设置检查登记点,做到路口有登记、点位有看守、区域有巡护。
(五)物资储备与装备保障
镇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储备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电动灭火水枪、2号工具、3号工具、扑火服、照明头盔、割灌机、油锯等常规装备。2025年度投入70万元用于防火装备更新换代,重点采购防火服、防火靴、防火头盔、消防水泵、无人机、移动式灭火车等新型装备。所有装备实行登记造册、定点存放、专人维护,建立日检查、周保养、月测试机制,确保随时处于良好战备状态。护林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率达100%,每人配置防护头盔、防护眼镜、防火布面罩、防静电服装、防水靴、橡胶手套等基本防护物资。
(六)监测预警与技防手段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空中层面,探索无人机巡航监测,利用无人机飞控系统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展火源巡检。地面层面,8个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林区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现火情早期识别、自动报警。人员层面,925名护林员配备对讲机等通讯设备,确保火情信息15分钟内上报至镇指挥中心。镇级建立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根据气象部门和区森防指发布的火险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响应,调整巡护频次和人员部署。
(七)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上利用村居广播每日早中晚三次播放防火通告,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防火知识,微信群实时转发天气预警和火险提示。线下在主要进山路口、景区入口、村庄集市等人流密集处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置固定宣传栏。组织镇村干部、护林员进村入户,面对面开展防火宣传,签订《农户防火承诺书》。结合典型火灾案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