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认知
(一)基本培训机制是党员成长进步的“助推器”
(二)基本培训机制是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的“必修课”
(三)基本培训机制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源”
二、精准剖析
(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足
1.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
2.培训内容与党员需求脱节
3.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
(二)培训方式创新性欠缺
1.传统讲授式为主
2.线上培训效果不佳
3.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三)培训效果评估不完善
1.评估指标单一
2.评估时间滞后
3.评估结果应用不充分
三、谋篇布局
(一)聚焦需求导向
1.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2.满足党员个性化需求
3.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二)创新培训方式
1.推行多样化互动式培训
2.提升线上培训质量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三)完善评估体系
1.构建多元化评估指标
2.开展全过程跟踪评估
3.充分运用评估结果
在党支部落实基本培训机制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征程中,党支部落实基本培训机制,犹如夯基垒土,是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关键之举。在此,结合近期学习与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化认知,领悟培训机制要义
党支部基本培训机制绝非孤立的教育活动,而是与党的建设全局紧密相连,对党员个人成长、党组织发展以及党和人民事业推进,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与现实价值。
(一)基本培训机制是党员成长进步的“助推器”
党员作为党组织的细胞,其素质高低直接关乎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支部基本培训机制,为党员提供了持续学习、不断提升的平台。
(二)基本培训机制是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的“必修课”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
(三)基本培训机制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源”
党和人民的事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党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二、精准剖析,直面培训机制困境
近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本党支部高度重视基本培训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党支部基本培训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与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和党员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足
1.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在培训内容设置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一些理论课程未能充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解读,导致党员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部分培训仅仅停留在理论条文的宣读上,缺乏对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和指导,使得党员在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理论与实际问题有效对接,无法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2.培训内容与党员需求脱节。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党员对培训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但目前本党支部的培训内容在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党员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例如,对于从事业务工作的党员,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学习与业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技能等知识;而对于从事党务工作的党员,则更需要加强党建工作方法、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培训。然而,现有培训内容往往“一刀切”,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设置,导致部分党员对培训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
3.培训内容更新不及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不断变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政策不断涌现。但党支部的培训内容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例如,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许多工作都需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但本党支部的培训内容中,关于数字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较少,使得党员在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时,感到力不从心,无法适应工作的变化和发展。
(二)培训方式创新性欠缺
1.传统讲授式为主,互动性不足。目前,党支部的培训方式主要以集中授课、讲座等传统讲授式为主。在这种培训方式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党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导致党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一些培训课堂上,党员参与度低,只是机械地记录笔记,对培训内容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解,培训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所学知识。
2.线上培训效果不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培训成为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本党支部的线上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线上培训平台不稳定,经常出现卡顿、掉线等情况,影响培训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线上培训内容形式单一,大多是将线下课程简单地搬到线上,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线上培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党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保证,导致线上培训效果不理想。
3.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升党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本党支部的培训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许多培训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缺乏让党员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机会。例如,在党建工作培训中,没有安排党员到先进党支部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也没有组织党员开展模拟党建活动等实践操作,使得党员对党建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缺乏直观认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培训效果评估不完善
1.评估指标单一。目前,本党支部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主要以考试成绩、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为主。这种评估方式过于注重党员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了对党员实际能力提升、行为改变以及对工作绩效影响等方面的评估。例如,通过考试成绩只能了解党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无法判断党员是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以及在工作中是否取得了更好的业绩。
2.评估时间滞后。培训效果评估往往在培训结束后短期内进行,未能对党员在培训后的长期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党员对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可能无法完全体现培训效果。例如,一些党员在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后,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才能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并提高工作效率。如果评估时间过早,就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估培训效果。
3.评估结果应用不充分。即使开展了培训效果评估,但对于评估结果的应用不够重视。评估结果未能与党员的考核、晋升、奖励等挂钩,导致党员对培训效果评估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无法通过评估结果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
三、谋篇布局,擘画培训





